
許文林副院長表示,花蓮慈院這幾年進行的長者健康檢查中,發現有將近五成的長者都有骨質疏鬆的風險,所以,骨質疏鬆健康衛教周活動,每天早上都安排有專科醫師進行衛教說明,讓民眾了解骨質疏鬆造成的問題,現場還有骨質密度檢測,尤其是針對五十歲以上的停經女性以及六十五歲以上的男性等高風險族群,如果發現有骨質疏鬆症狀,就可以直接為民眾安排骨質疏鬆特別門診。

定期骨骼健檢 預防骨折風險
現場參加的許多民眾最關心的問題,就是自己有沒有骨質疏鬆。花蓮慈院骨科部姚定國醫師表示,其實很多人都是因為骨折才發現自己有骨質疏鬆的問題,因為骨質疏鬆初期沒有甚麼特別症狀,但是真的要等到骨折之後才發現又太晚了,所以,提醒民眾如果屬於高風險族群,建議可以定期做健康檢查,或者是發現自己沒有外力因素影響時,發現有不明原因的施力困難,或者變換動作姿勢時覺得痠痛,就到門診求診,因為如果不在健康時就保好骨本,可能會增加之後骨折的風險。
骨質密度檢查結果,正常的骨密T值應該大於-1;若是介於-1與-2.5之間,表示有骨質流失的狀況;小於-2.5就很可能有骨質疏鬆的問題。姚定國醫師表示,要健康不是光做健康檢查就好,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之後,除了醫療協助之外,自己也要注意飲食與生活型態。姚醫師說,要保骨本「補充鈣質與維生素D」很重要。最好的方式就是規律運動與早睡早起的生活型態,飲食中選擇富含鈣質的乳製品,避免攝取過多茶類、咖啡等,如果是茹素者,也可以透過海帶芽等深色蔬菜來補充。
現代人平均餘命的增加,社會結構逐漸高齡化,加上生活與飲食習慣的原因,讓骨質疏鬆的年齡層慢慢下降,需要注意骨質疏鬆問題的人越來越多。其中又以女性風險更高,所以,在5月感恩母親節之前,特地舉辦了保骨大作戰-骨質疏鬆健康衛教週活動,即日起至4月27日,每天上午九點到十二點,在花蓮慈院門診大廳進行,希望能幫助所有民眾提前發現並且預防骨質疏鬆,降低骨折風險,也能有效提高治癒率。
(新聞稿:黃思齊 花蓮慈濟醫院公傳室報導 2018/04/24)
近期相關文章:
歷史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