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醫療自主 考驗家人忠誠
「友善校園」、「死刑存廢」、「修復式司法」及「人權尊重」是近年來臺灣極度關注或政府努力推動之議題,亦為法務部法治教育之重點工作項目,2012年務部、教育部結合慈濟大學辦理「無毒有我」影展,倡議毒害議題,頗獲社會好評。
為「持續深化法治教育內涵,開啟民眾內在對話機制」、「持續廣化觀影人員背景,從社區延伸到校園」、「持續拓展觀影人數,提昇全民法治素養」、「回應民眾期待,增進服務綜效」及「延續推動四大主軸議題,厚實教育成效」五大目標,慈濟大學與法務部今年(2012年)再度攜手合作,期待透過心靈影展,喚醒大眾對人權尊重。
花蓮場次播放的影片《姊姊的守護者》,是由美國文壇暢銷天后茱迪皮考特原著改編,以在醫療上引起廣泛討論的幹細胞研究、設計出來的寶寶等議題為題材,更被推薦為一生必看的親情電影,因此吸引了包括慈濟技術學院關懷生命研習營學員、慈大師生及民眾約四百人前來觀賞。
每一個人都是獨立個體,都有自主掌控自我身體、生命的權利。《姊姊的守護者》探討醫療自主權的問題,也挑戰了一般人對家人的愛與忠誠的感受,同時也賦予醫療定義的新意義。
面對死亡的兩難問題

法務部保護司黃怡君副司長表示,法務部今年在全臺六所大學舉辦影展活動,因《姊姊的守護者》涉及醫療、親情、法律、生死等議題,因此特別選在有醫學相關學系的慈濟大學來播放,這個問題可能沒有標準答案,但希望同學觀賞後可以再去思考。
黃副司長表示,自己對影片中法官處理的方式蠻感動,因為他除了顧及專業外,還有人味在裏面,專業的人在處理專業問題上若能帶有人味、帶有關懷,結果往往就會不一樣。
慈大王校長表示,因自己是小兒科醫師,所以在醫院看過許多受疾病所苦的孩童,深感有時放棄與放下其實只是在一念之間,轉個念或許死亡就會是個圓形;郭莉娟助理教授則是期許學生能更多事向去看待事情,盡量把周圍每個人的視線都加進來去理解一件事。
李明哲醫師表示,臺灣人很幸運有嚴謹法律的規範,二十歲以下的人是不能做活體器官捐贈,所以並不會面臨如影片主角的問題,但影片所涉及的法律、道德、倫理層面的問題卻是值得深思體會。
此部影片也引起許多現場觀眾回響,第一次觀看此部影片的慈濟大學朱立婷同學表示,影片中妹妹幫助姊姊的動機,以及姊妹間情誼讓她很感動,若自己在妹妹那個年齡可能無法做出此種決定。
北區教聯會李美珍老師表示,親情和公平真的是個兩難的問題,自己因走入慈濟看過許多不同個案才能更豁達看待生死,若自己是影片的母親應該會選擇將重心放在陪小孩共同面對死亡問題好好走完這一生。
(文:王碧霞 慈濟大學秘書室報導201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