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們除了現場唱唱跳跳、溫言軟語,還主動打掃榮家環境,幫忙刷馬桶、擦玻璃、戶外拔草等,進行年終大掃除,讓榮民爺爺重溫團圓氣氛,也能煥然一新、迎接新春。
觸景傷情心疼榮民
1月12日至14日,慈濟技術學院舉辦寒假人文營,透過多樣的生命教育課程,讓學生在專心求學之餘,也能多一點關懷社會的思維,更以實際行動去親身體會與感受,而營隊中的第一堂課,就是帶學生到榮民之家,趁歲末年節前,主動協助打掃榮家環境。
經過大家的合心努力,讓榮民之家有了煥然一新的環境,參與打掃的學生表示,「看到環境亮麗一新,覺得很有成就感,透過亮晶晶的玻璃,讓爺爺也能看見美麗的天空!」看到學生揮汗如雨、賣力打掃的神情,榮民爺爺直說:「滿分是100分,我給慈濟技術學院學生打101分!」
離開前,當學生告訴榮民爺爺:「爺爺,我要走了!」沒想到,榮民爺爺哽咽揮手道別,還不忘提醒學生:「身體要健康!」讓護理科一年級學生謝沛亭感到心疼,父母還等著自己回家過節,然而,沒有親人陪伴的老兵們,卻只能孤伶伶的隻身過年,難掩觸景傷情,不禁鼻酸。

親身接觸展現同理心
有了親身接觸的機會,才懂得設身處地、感同身受,不少學生都說,相較之下,覺得自己真的好幸福,以後要感恩知福、不再抱怨,更要把愛傳出去。
尤其,參與學生多具有公費生的背景,也就是畢業後必須到慈濟醫院服務,其中又以護理科系學生居多。年僅二十歲出頭的學生,甫踏入職場,卻不得不面對一幕幕生離死別的情景,衝擊之大,實在難以承受。所以,慈濟技術學院特地安排寒假志工人文營課程,傳達生命教育理念,讓未來的醫護新手,能多一絲關懷、多一點體貼,更多一分同理心。
人文室主任謝麗華提醒,碰到任何事,都切忌3C心態,也就是抱怨(complain)、批評(criticize)、責備(condemn),「事情總有兩面,不如選擇正面的那一個。」正在花蓮慈濟醫院實習的護理科五年級學生林迺蓉表示,再過幾個月就畢業了,以後進入醫院工作,不會再有這麼多人肯分享心路歷程或經驗傳承,也更深刻體會參與寒假人文營的價值與意義。
(文:葉秀品 慈濟技術學院秘書室報導2013/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