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一見到尖的物品,就怕我會忍不住抓起來殺人,對象從以前唸書時的老師、到當兵時的班長、工作時的老闆,還有……眼前的醫師……」佳宏避開我的眼神。
我心理倒抽一口氣,身上起了雞皮疙瘩,不知道有沒有被佳宏發現。看起來他想殺的人都是比較權威型的人物。
暴躁父親的陰影
「會不會想殺爸爸媽媽呢?」我問佳宏。
「……沒有,沒想過。」佳宏遲疑了很久才回答。
我心裡想,通常遲疑很久才回答的,才是問題的根源,等會要花點時間來討論看看。
我問,「那紅色又代表什麼呢?」
「一看到或想到紅色,就好像看到我殺人後的情景。我不能再說了,我要去洗手,把這紅色血腥洗掉。」看到佳宏這麼焦慮,先談談他工作的情形。
佳宏在一家電子公司上班,擔任小組長。看到主管就有無名火,常常找主管吵架。他跟同事相處倒還融洽,也常參加同事聚會。最後一次,跟主管吵得太不像話,連同事都看不下去,開始排擠他。他下了主管職,請了好幾天假,最後提離職,回花蓮老家。
顯然,佳宏是一個強迫症患者。患有此病的患者總是被一種入侵式的思維所困擾,在生活中反覆出現強迫想法,使患者感到不安、恐慌或擔心,而進行某種重複行為有時會令患者感到這種壓迫感可以得到舒緩。患者自知力完好,知道這樣是沒有必要的,甚至很痛苦,卻無法擺脫。
心理治療獲矯正
幾次心理治療的過程中發現,佳宏的父親是農夫,脾氣很不好。下田回家喝了酒,常不分青紅皂白打罵佳宏。從小,佳宏的潛意識中埋下了「仇父」的種子。在他的腦海裡,父親是一頭毫不講理的野獸,還亂咬人。但強烈的道德感常常提醒他不能反抗父親,只能永遠處在挨打挨罵的地位。
實際上,佳宏真想把父親殺了。可是他強烈壓抑這個念頭,轉移成對權威型人物的怨恨。所以紅色和尖銳的物品成為他恐懼的對象,看到這兩種物品就想到血及殺人。但是心裡的另一個聲音又會斥責他怎麼可以這樣想呢?只好洗手,不斷洗手,企圖洗掉這樣邪惡的意念。
強迫症通過心理治療是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矯正的。患者透過心理分析瞭解病因形成的緣由,慢慢在心理治療中釋放憤怒,鬆開頑強的道德感。才能放自己一條生路,讓自己不再用強迫動作除去心中的不安。
病情較重的強迫症患者使用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相結合的方法,可以獲得比較好的療效。對少數使用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沒有任何收效、久治不癒的患者,可以考慮使用神經外科手術加以治療,在是否使用神經外科手術治療上,需嚴格掌控病患對象。另外,使用神經外科手術治療有可能對大腦造成一些現在未知的損害。
何謂強迫症:
A、具有強迫性意念如怕髒、怕亂,或強迫性行為如洗手、排序、檢杳或祈禱、重覆默念字句。
B、病人能理解自己的強迫性意念或強迫性行為是過度或不合理的。
C、強迫性意念或強迫性行為造成顯著痛苦,浪費時問(每日超過一小時),或嚴重干擾此人的正常常規生活、職業(或學業)功能、或一般社交活動或社會關係。
(文:沈裕智/花蓮慈濟醫學中心精神醫學部主任 本文摘自:《人醫心傳》1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