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濟大學「媒體製作暨教學中心」在寒假期間,舉辦第一梯次種子學生培訓課程,有二十七名學生入選成為種子學生,從第一個小時堅持到最後第一百個小時,沒有人放棄,課程包括攝影、視訊成音、燈光、副控室操作、剪接等,2月20日所有同學順利從教育傳播學院院長劉佑星手中領到結業證書,也與大家分享他們的學習成果。
做什麼就像什麼 注重人文好形象
傳播系一年級陳國柏表示,節目製作是許多人合作完成的,每一個人就像一根螺絲釘,要在有限時間內完成,抗壓力不夠很容易放棄,因為參加培訓課程,提早認識傳播工作,充分體認到「做什麼要像什麼!」
從外景拍攝、訪談、戲劇模擬,最後再加上棚內主播的播報,三組同學將培訓課程所學,應用在成果發表上,探討社會生活議題,報真導正。
其中,劉家成同學擔任主播穩健清新、口條清楚,將課程以新聞方式播報,受到同學和師長的肯定。劉家成同學表示,除了專業課程受益良多外,陳定邦老師在每個細節中非常注重人文,例如進攝影棚脫鞋子,要求鞋子要放正,要求同學儀容要整齊等等,這些都跟傳播無關,但卻代表著對這分工作的重視和尊重,傳播人給予大家好形象,社會大眾也會尊重傳播人。
看到同學作品的呈現,所有與會師長給予高度的肯定。傳播系老師陳定邦表示,這群種子學生未來將協助媒體製作暨教學中心的教學、慈大新聞製作和節目企劃。
二十七位同學中,除了傳播學系佔大多數外,還包括有護理系、英美語文學系、生科系等。生命科學系鄭博仁感謝慈大提供這樣的機會,讓他們有機會學習,而未來也可以將節目製作技巧融入實驗中,或是將科學拍成淺顯易懂的影片教育大家,最重要的是,不論他們畢業後到哪一個領域發展,都能結合傳播與專業。
(文:李家萓 慈濟大學秘書室報導2013/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