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礙護理實作 面對真實肉軀
慈大護理系二年級學生將在今年(2013年)暑假進入醫院實習,這學期在學校的實習病房,六至七人一組共七組,進行基礎護理學的實作課程,包括有口腔護理、床上沐浴更衣、更換紙尿布、生命徵象、檢體採集、血液標本收集法、給藥法、氧氣治療、營養護理、排泄護理等。
負責實習課程的林玉娟老師說:「護理就是要不斷的練習。」同學現在只是缺乏經驗,透過彼此練習,慢慢就會抓到技巧。第一次抽血,同學心裡忐忑不安,雖然之前對模擬假人練習過幾次,但面對真實的血肉之軀,還是一再猶豫。
「下針就是要快、狠、準。」林玉娟老師解釋,針慢慢的進入皮膚和血管對病人來說是增加疼痛,同學們親身體驗,更能感受到下針和拔針要注意的「眉角」。
額頭上冒著細汗,鐘淨昇同學在練習的同學身上試了好幾次才勉強抽到血,他說:「當護士比當病人還要緊張,怕同學會痛。」因為抽血不順利,打擊到他的信心,同組組長曾玉惠捲起袖子說:「我再給你打一次。」經過老師的指導後,果然一針見血,鍾淨昇同學感恩組長讓他恢復自信。
透過練習增技能 同理心感病人苦
這學期進入護理基礎學實習課程,身份和責任不一樣了。龔婉汝同學認為,開始練習打針就覺得自己是真正的護理生了。
蘇啟軒同學高中時參加醫療志工營,就決定要成為醫療人員,因為血管太細,從小打針、抽血對他來說是一個大折磨,最高紀錄曾經左、右手被打四針還找不到血管,「通常都是我安慰醫療人員不要緊張的。」也因為特殊的體質,所以他發願要成為一個很會打針的護士,降低病人的疼痛感。
這群未來的護理人員,透過不斷的練習,增進自己的技能,當護士前先體驗病人的害怕和緊張,期許進入臨床後,以同理心對待每一位病患,當一個稱職的護理生。
(文:李家萓 慈濟大學秘書室報導2013/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