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長期投入學生志工活動,榮獲102年教育部服務學習示範性計畫特優獎,全校師親生同感榮耀。
投入志工 學得一身好功夫
慈中獲得殊榮的計劃主題為「深耕在地,陪你走一段」,紀錄慈中師生多年以來,持續關懷東區老人之家的足跡,藉由長期、深入及多對一的陪伴,老人之家長者獲得了年輕人注入的活力,學生也在與爺爺、奶奶交心互動的過程中,體認出生命的真諦。
「學生志工前往東區老人之家關懷前,必須先參加培訓課程,每兩位學生服務一位爺爺或奶奶,除了要認識對方,也要讓對方認識自己。」人文室吳旬枝主任說明,關懷內容包含:「為長輩按摩、才藝表演、每月遊戲、餵爺爺、奶奶吃點心及話家常。」
東區老人之家養護課的長者大多是中、重度失能者,學生每月用心思考如何突破語言及肢體的障礙,確實達成深入陪伴的目標。繼而發展出跨領域的課程活動項目,如結合「家政課程」製作布丁,同時也結合「輔導活動」學習「了解及書寫他人的生命故事」,以及教師指導團康設計及帶領的「綜合領域」學習課程,並到學校環保站尋找物資,製作適合與長者遊戲的「玩具」。
他校欲「取經」 深耕服務學習
李克難校長表示,慈中自2009年起與內政部「東區老人之家」機構長期合作,每月一次,固定選擇一個週日下午關懷長者。每次出隊約有一百至一百二十位師生主動報名參加。
班級導師分享,學生參與志工服務學習,增進了人與人間有禮互動的能力;許多家長也分享,孩子在參與老人之家服務之後,比較願意親近及陪伴家中長輩,態度也變得溫和有禮,更加體貼家人了。
11月8、9日,慈大附中由吳思寰組長代表參加,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於政治大學舉辦的「2013服務學習全國研討會暨頒獎典禮」,吳思寰在研討會中發表慈中服務學習的經驗,與會學校代表極受感動,紛紛表示,將進一步向慈大附中吸取經驗,以深耕服務學習課程。
慈大附中自2000年創校,即將志工服務列為重要品德教育及人文教育課程,藉由親身投入,幫助全校師生見苦知福,並發願惜福再造福。師生減少個人玩樂,善用假日,關懷弱勢族群,「分秒不空過,步步踏實做」,在課堂外,學習慈悲,獲得生命智慧。
(文:陳惠萍 慈大附中校長室報導 201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