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濟大學102學年度大體解剖學於今天畫下圓滿句點,林翁順雀、陳傳興、楊金猜、莊忠憲、李麗娟、游坤旺、陳裕美、陳清樂、高雪忱、賴文忠、謝鄭不、陳清山等十二位無語良師,選擇在往生後捐贈大體,為醫學教育奉獻,雖然有形的身體已不存在,但他們的愛將透過這群未來的大醫王繼續延續下去。
無聲說法 有形影片表達愛
「大體解剖學」帶領醫學生進入醫學殿堂的一門重要課程,五十四位醫學系學生、四十四位後中醫學系生及四十位物治系學生利用一學期的時間,從十二位老師認識身體的構造,探索身體的奧妙。今天,在慈大師生及家屬的陪伴下無語老師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證嚴上人今天也親臨感恩追思會場,上人開示,「雖然人生無常,但無語老師們心念寬闊,在世時為家庭為社會付出,人生很有意義的過去了,感恩家屬能成全老師最後的心願,感恩學校老師用心的付出。」
「醫學生教育中除了要有老師用心的教導外,還需要無語良師,才能成就未來大醫王投入搶救生命的行列。每位無語老師的生命都是很豐富,尤其是最後的奉獻非常具有義意,期待未來大醫王對人世間有很大的貢獻,承擔起搶救生命的責任,有堅定的使命感。」
感恩追思典禮上,王本榮校長代表學校感恩無語良師及家屬們,並頒發每一位家屬感恩紀念牌。王校長表示大體解剖引領醫學生邁入醫學堂奧的第一步,因此大體老師可說是醫學生的啟蒙老師。慈濟大學的解剖教育包括了科學的真,宗教的善,人文的美,是一個真善美的循環。
醫學系、後中醫學系學生透過影片回顧無語老師陪伴他們的這段日子,並透過音樂及「菩薩的化身」歌曲表達心中的感恩之意。由林彥臻、連思涵、陸心妤同學親手做的影片,有每一位無語良師的手繪圖像,溫馨感人。
負責手繪的林彥臻表示,每一位老師給同學的感覺都不一樣,從同學送給老師的字和老師生前照片中,營造繪出情境,本來只有畫幾張,但想到如果自己是家屬,一定也會很期待看到老師的畫像,很開心有機會與所有家屬分享。
無語良師謝鄭不老師家屬謝智全醫師表示,希望醫學生們能盡心的學習,放手去做、努力去做,相信在慈濟的陪伴下,未來大家都能成為社會上有用的一份子。陳清山老師家屬陳迪詠醫師,則提醒醫學生們行善、行孝不能等,除了在本業上精進外,也要多多關心自己的家人,能為家人做些什麼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一整個學期的相處,學生與老師感情深厚,「每次過節,我都會問老師過得好不好,前幾天元宵節過後,我也問老師元宵節有沒有吃湯圓,考不好會跟老師道歉;今天送走了老師,再也見不到了;游老師是一個非常堅忍的人,我在老師身上學習到的如何克服挫折,要變成像老師一樣堅強的人。」醫學系羅子惠哭紅著眼說,最後家屬和全體學生用感恩不捨的心情,將裝有老師的骨灰的琉璃骨灰壇放進大捨堂裡,與慈大歷史長存。
(文:李家萓 慈濟大學秘書室報導 2013/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