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中,又以海拔一千零六十八公尺的臺東縣海端鄉利稻部落最為遙遠,光是從利稻開車往返花蓮,距離長達四百五六公里,車程超過八小時。沒想到,利稻村長古明良卻說「非常值得」。
「博愛」與「大愛」的交會
這一批二手電腦經過重新整理,能讓老人家學習如何上網預約掛號,也能運用數位影像,紀錄部落耆老的故事,更能拉近祖孫之間的距離。臺東縣天主教愛德協會唐菊英修女直呼,這真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海端鄉利稻村長古明良表示,由於利稻村位居偏遠,資訊接收受限。所以,有了電腦以後,就可以讓村民、學童們多接收三C資訊,與外界緊密接軌。即便路途再遙遠,一切都值得了。
唐菊英修女表示,由於青壯年出外謀生,留在部落的多是老人、小孩,獨居老人、隔代教養的情形十分普遍,希望透過電腦拉近祖孫的距離,還可以記錄部落耆老的故事,保存部落文化,更希望寒暑假期間,能有慈濟技術學院師生來教導學童基本的文書處理與電腦維修,培養資訊相關技術人員。
羅文瑞校長當場表示「樂見其成」,由資訊科系與管理系學生組成的資訊志工,可以趁寒暑假到偏鄉服務。即使彼此宗教信仰不同,但是天主教的「博愛」與佛教的「大愛」精神不謀而合。
尤其,這一批汰換下來的二手電腦,都是選取堪用的零件再重新組裝而成,進行文書處理綽綽有餘。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陳紹明表示,慈濟重視環保,身體力行落實資源不浪費、物品再利用。面對古村長與唐修女的頻頻道謝,陳紹明副總謙虛回應,「這本來就是我們該做的,也是一直在做的事。」
對於此批七十七組二手電腦捐贈的團體,學校分別捐給臺東縣聖堂新武天主堂、海端鄉霧鹿天主教會、初來天主教愛德協會老人日托中心、利稻部落、霧鹿部落、新武部落及初來部落、花蓮縣卓溪鄉太平發展協會等,共十個機構受惠,也讓二手電腦物盡其用,發揮更多的價值與意義。
(文:葉秀品、廖婉如 花蓮慈濟技術學院報導 2014/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