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恤民眾日間忙清掃 慈濟加開夜間義診
「親幫親、鄰幫鄰!」在災難中見證真情的可貴。在慈濟醫療志業的協力下,慈濟人醫會在林邊鄉從一個醫療站開始,逐步增加到五個點的日間義診,再因考量民眾白天忙著災後復建,根本沒有時間出來處理傷口或疾病,決定增加星光門診。而所有的醫療站都是由鄉民提供場地、桌椅、整理,讓義診能夠迅速的展開。走過林邊火車站後方社區高度接近一樓的大量淤砂,體會大家的苦,更堅定要一起度過難關的決心。
勞辛勞力整理家園 醫護照顧受傷婦人
十個手指頭算不夠的日子,林邊火車站前的泥水不退,眼看著家裡的物資不斷減少,林姓婦人小心翼翼的牽著腳踏車劃過污濁的泥水,好好不容易到了泥水退去的地,騎上車去領完救濟物資後,接到朋友的電話,又趕了過去。就這麼前籃帶著一箱泡麵、拖把,後座是朋友送的礦泉水。只是一陣打滑,為了閃避清運泥土車輛而騎入泥濘,應聲倒地讓腳掛了彩。

臨去前,游斯評仔細地說明醫藥包的內容和使用方法。「每天至少要換一次傷口喔!」慈濟醫院一口氣整理了八千份的生活醫療包,針對最常出現的外傷、泡水潰爛等問題,準備包括碘酒、生理食鹽水、紗布、棉棒,還有大家最需要的止癢軟膏和OK棒等,再加上一張衛教單,讓大家能夠在家裡敷藥。
特製貼布鄉親最愛 慈濟用心貼民眾心

來看診的崎峰村民最多的是腰痠背痛,家庭醫學科陳世琦醫師教大家按摩放鬆的方法,看診後再給大家幾塊醫院特調的麝香膏貼布,讓村民笑得開懷。「貼布是貼心!受災苦、生病苦,難得笑容,要讓她們高興一下。」陳世琦在看病外更想到安大家的心。
「厝邊頭尾若有人不舒服,要看醫師,要叫伊來喔!」大林慈院副院長尹文耀看診時不忘囑咐著。崎峰村的醫療站就設在宮前的廟埕,檯燈加上紅色方桌因陋就簡,但醫療的愛不打折,晚間清風徐來,還有蛙鳴相伴,大家看病之外,你一言我一語的到彼此的感傷,但卻有更多是樂觀看待人生的態度,鄰里間的情感更為凝聚了。
「還有再看嗎?」歐吉桑在晚間九點半多趕來醫療站,外科醫師李政鴻放下背包,拿起了棉棒,仔細地清理起傷口,距離表定的義診結束時間八點半已過了一個小時,但只要能解鄉民的苦,時間已拋在腦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