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提昇大專校院學生社團活動及經營品質,教育部每年舉辦社團評選暨觀摩,分為「學術性、學藝性」、「服務性」、「體能性、康樂性」、「自治性、綜合性」等四大性質,再以活動績效、組織運作、財務管理、社團資料保存與資訊管理四個項目予以評分。各校無不推出最優秀的社團代表,光參與競賽與交流的社團老師與學生,就高達三千五百人,競爭十分激烈。
堅持不放棄 做就對了!
護理系學會是慈濟技術學院規模最大的社團,光是幹部就多達五十一人,涵蓋五專與二技,年齡分佈從十七歲到廿二歲不等,每年舉辦活動超過五十場。每一場深入偏鄉部落的衛教宣導,從擬定主題、活動企畫、分組討論到總採排,至少要耗費一個多月。
護理系學生不但親自寫腳本、做道具、場地布置,全都一手包辦,更深入剖析每項衛教宣導的主題,再運用戲劇演出或遊戲帶動,就像把行動診間搬進了部落裡,讓原住民與孩童都能明白瞭解。
護理系學會會長巫祐豪表示,在社團中學會了彼此磨合、相互補位,更體會到待人處事的態度與溝通的重要性。護理系學會資編股副股長劉家綺表示,「一個人可以走很快,但是一群人可以走很遠。」
雖然過程辛苦,但是結果是甜美的。護理系學會活動股長鄭幸嘉表示,曾一度難以兼顧課業與社團,那時,指導老師田培英只說「做就對了」,讓自己選擇堅持下去、不放棄,才有如此亮眼的成績與表現。
尤其比賽前,護理系學會指導老師田培英曾告訴幹部:「得失心不要太重,因為,你要相信自己曾經的努力,以及全心全力付出與服務!」田培英老師強調,不論獎項大小,只要一直用心、務實的深耕服務與付出,偏鄉居民的燦爛笑容,就是帶給護理系學會最大的肯定。
(文:廖婉如、葉秀品 花蓮報導 2014/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