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中,同學們戴上特製的有色眼鏡,居然把紅色看成灰色;透過體驗終於明白色盲的世界和一般人看到的不一樣,也能感受到身心障礙朋友所可能遇到的生活挫折。
同理心 以對方角度看事情
慈大資源教室除了提供給學校身心障礙者輔助外,也舉辦活動讓一般生有機會經驗身心障礙者可能遇到的困難、體會他們在生活及學業中的經驗,藉此活動的進行以理解並支持身心障礙者。
活動分成四個關卡,分別是視覺障礙體驗活動的「微光塗鴉」;學習障礙體驗活動的「有字天書」;肢體障礙體驗活動的「找找立足點」;聽覺障礙體驗活動的「悄悄告訴你」。
視覺體驗活動中,同學戴上有色眼鏡塗鴉,必須塗上和原來圖卡一樣的顏色。東語系郭馨憶同學體驗視覺障礙後,覺得很不可思議,她表示:「塗色的過程中以為是正確的,沒想到顏色差那麼多。」
郭同學更從活動中,讓自己體會到要站在對方的角度看事情,身心障礙生在外表上也許看不出來,但他們的世界就是不一樣,要同理他們的處境,在他們需要協助時去幫助他們。
協助力 尋找最合適的方法
學習障礙則是因為腦神經中某種學習功能的異常,使他們在聽、說、讀、寫、算上遭遇一項或多項的困難。其中,具有閱讀障礙的人看到的文章結構是一般人無法理解的。

諮商中心志工向同學解釋,許多閱讀障礙的朋友,能辨認和書寫一個字的各組成部份,卻很難組合它們,例如「他」字,有閱讀障礙的朋友看到的可能是「人」和「也」,以至於無法正確理解整句的意思。
同學感慨地表示,看到字卻不知道在說甚麼,其實挫折很大,可以理解閱讀障礙的學生上課的心情。
在肢體障礙體驗上,同學須在一腳綁上氣球,並提供拐杖得以支撐,同學走路中不能把汽球壓破。施芳茹輔導員表示,「主要是讓同學體驗不管是先天或後天造成腳掌貼地不完全的朋友,他們在移動身體時重心的變化。」
尤其是上下樓梯,有些人會想要去扶他,但如果不了解重心如何移動,反而可能會造成對方更吃力且重心不穩。施芳茹建議可以直接詢問對方合適的方法,再提供協助。
新體驗 共造友善學習環境
另一項體驗,同學戴上耳機,音樂的音量放得很大聲,但過程中他們需要說出別人告訴他的話。由於聲音很吵雜,因此體驗同學只能用讀唇語的方式去猜對方說的話。
透過活動讓同學們了解與聽覺障礙朋友講話時,要正面相向,說話時力求嘴型清晰,如果沒有接收到老師或其他人的話時,也要適當的轉告,讓聽覺障礙的朋友可以跟上大家的進度。
這一系列的體驗活動,吸引許多同學參加,大家除了感受到身心障礙朋友的不便,同學們也表示理解後較能夠包容與接納,也希望學校和同學共同營造友善環境,讓大家一起快樂學習。
(文:李家萓 慈濟大學報導 2014/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