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冠象徵著護生即將踏入臨床學習,發揮所學,第一線接觸病患,再藉由傳燈薪火相傳,傳承視病如親的護理精神。學生穿著嶄新純白的護士服,在師長、親友、慈誠懿德爸媽的見證下依序上臺,讓老師們親自替孩子戴上護士帽,學生再轉身向父母與師長鞠躬,見證踏入護理生涯的里程碑。
使命傳承 盡心照護
慈濟技術學院校長羅文瑞表示,「patient」是病人,也可以翻譯成耐心,相信大家踏入臨床實習,一定會碰到困難,但是困難也就是累積能量的開始。護理系主任彭少貞叮嚀學生,遇到阻礙時,要告訴自己「我可以」、「我願意」與「我會更努力」。
花蓮慈濟醫院護理部主任章淑娟表示,「實習是跨出學習的一小步,卻是成長的一大步。美國德州大學泰勒分校護理系副教授Beth Mastel-Smith特地以中文致詞,強調醫師照顧疾病,護理是照顧病人,不論醫護,都對社會做出很大的貢獻。」

特別的是,加冠學生田祐慈的媽媽吳秋鳳正是慈濟護專第一屆畢業校友。擔任花蓮慈院開刀房護理師的吳秋鳳,即便罹患乳癌、接受化療與標靶治療,仍然堅守崗位,投身護理長達二十七年。
田祐慈表示,「印象中,媽媽常提早一、二小時上班,只為了提前準備、打理妥當,這一分照顧病人的責任感,讓我視媽媽為偶像,決定走護理這條路,想跟媽媽一樣,獲得醫師與病患的信任。」
媽媽吳秋鳳表示,加冠是象徵踏入醫院的第一步,尤其護理服務的對象是人、是生命,所以要格外小心、力求謹慎,盡心盡力的做好。如今,加冠後的田祐慈即將踏入醫院實習,從今天起,母女倆不但多了學姊與學妹的關係,更是護理使命的傳承與接棒。
優越表現 回饋社會
宣誓代表董卓語是排灣族原住民,清晰的口調與亮麗的外表,讓人難以想像她曾經歷家暴而年少叛逆,還好嘉義民雄國中老師林瑞蓉始終不放棄,不但鼓勵卓語以慈濟技術學院為第一志願,還找了同班同學陪伴卓語,從嘉義到花蓮來應考。甚至,林老師還自掏腰包,全額負擔二人的旅費、食宿與交通費等,讓卓語視瑞蓉老師為生命中的貴人。

一向怕打針、又怕血的董卓語,去年才因怕挨針在醫院放聲大哭,讓護理人員啼笑皆非。不過,現在的董卓語可是脫胎換骨,還有「Intradermic Injection(皮內注射,簡稱ID)王」之稱,也就是在基本護理學課程,與同學相互練習打針後,卓語不再畏懼打針,還以「快、狠、準」,獲得一致好評。
董卓語坦言,當初選擇慈濟技術學院,只為了減輕家裡經濟負擔,還能拿零用金(每月可領五千元),幫媽媽繳機車貸款。現在,終於可以不用再為了學雜費、食宿、生活費而擔憂,也對護理產生濃厚的興趣,讓董卓語深感「很幸福」。
嘉義民雄國中林瑞蓉老師表示,很開心卓語表現優異,「天助自助者」,自己只是拉了一把,更期許卓語未來有能力時,能回饋社會。
儘管媽媽、舅舅礙於經濟因素,無法出席加冠典禮,但是,懿德媽媽黃榮榮,卻沒錯過董卓語最在乎的這一天。懿德媽媽黃榮榮表示,「自己就是卓語的家長代表,要讓卓語感受到滿滿的愛與關懷。」

用愛陪伴這群孩子成長,他們也會主動教導懿德媽媽,怎麼用LINE傳照片,彼此之間的情誼就像亦師亦友,完全沒有年齡差距的代溝。尤其,看到學生長大了、加冠了,更有「吾家有女初長成」的感動。
其中,不少家長也都盛裝打扮,有的媽媽戴首飾、噴香水,盛裝出席;爸爸們也是西裝筆挺,絲毫不遜色。因為這一天,是孩子一輩子一次的加冠典禮,踏入護理生涯的重要時刻。
(文:葉秀品 慈濟技術學院秘書室報導 201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