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學不到一個月,學校就傳出食物中毒,教育與衛生單位都十分重視,台中慈濟醫院也有多位來自台中縣市的國小學童就診並住院,經醫師的診斷與檢驗室採檢的結果,初步顯示食物中毒的源頭都來自沙門氏桿菌,但最後的確認結果仍應由衛生單位公布。
這波食物中毒的問題用餐時間點在周五,有些媽媽不明究理,發現孩子上吐下瀉,還怪小孩用餐的衛生習慣不好,到醫院求醫才發現竟是集體食物中毒。
吳漢屏醫師表示,周五開始陸續住院的小朋友,每個人都有吃過團膳午餐中的甜品豆花,其中一位四年級的小男生自己的吃完了,還把二年級吃不下的豆花也吃了,到現在肚子還在痛,另一位吃了半碗的女生症狀就輕很多,顯示症狀的嚴重度跟吃下去的量有關係。

這些病菌對抵抗力較佳的大人而言,可能還好,小朋友就難以抵擋。吳漢屏醫師曾經發表的一篇與沙門氏桿菌有關的研究報告顯示,沙門氏桿菌在台灣的感染相當嚴重,感染高峰期在每年的七月到九月,在急診時應做好衛教措施,並加強排泄物與污染物的妥善隔離處置。
值得注意的是,年紀愈小的孩子感染,病狀愈嚴重,尤其是少於一歲以下的新生兒,免疫力與抵抗力低,可能導致傷害與併發症更嚴重,還可能危及生命,造成腸穿孔、敗血症等嚴重後果。
(撰文者:曾秀英 報導:台中慈濟醫院公共傳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