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清潔隊員 一天160顆檳榔
大林慈濟醫院社區健康照護室,辦理「2009年大林鎮無檳榔社區計畫」,以檳榔高嚼食率的大林清潔隊作為示範,辦理無檳榔職場宣導,以減食、戒食檳榔為目標。從今年五月初起,透過口腔黏膜篩檢、職場減食、戒食檳榔教育活動、建立不嚼檳榔的公約、無檳榔獎懲制度等,希望隊員們可以戒食檳榔,促進口腔健康,遠離口腔癌,保障自己的健康,更進一步成為種子,將無檳榔的健康觀念推廣到社區其他角落。
成功戒除檳榔的隊員簡先生,在清潔隊發起拒買檳榔活動,目前已4個月未再吃檳榔了。他分享,自己戒除檳榔的方法是從拒買檳榔開始,一開始只吃別人請的,自然就減量,後來就算有人請也拒絕吃,就慢慢戒掉了;另一位隊員黃先生原本一天要吃160顆檳榔,但慢慢減量,如今一天只吃30顆,減食成功;而丁先生則是在5月初的口腔篩檢中被檢出異常後,就馬上戒掉檳榔,至今都未再吃過,因為「生命

口腔癌患者 80%有嚼食檳榔
同樣成功戒檳榔的隊員林先生的女兒說,以前很討厭爸爸吃檳榔,雖然數量不大,很高興爸爸已經把檳榔戒掉了。
大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林育興醫師表示,口腔癌是25歲至44歲男性最常見罹患的癌症,台灣一年有4700人罹病,而有2700人因口腔癌死亡,罹患口腔癌的患者80%都有嚼食檳榔,所以嚼食檳榔與罹患口腔癌確實有非常明顯的正相關。
林醫師說,口腔癌好發在頰黏膜及舌頭上,嚼食檳榔的人發生口腔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8倍,如果合併抽菸則會提高到89倍,再合併喝酒更遽增至123倍。如果發現口腔內有白斑、紅斑、口腔纖維化,或是出現不明的斑塊、腫塊,口腔潰瘍超過二週未癒,口腔不明出血,頸部發現明顯硬塊或是舌頭知覺喪失、出現麻木感等,都是罹患口腔癌的可能症狀。林育興醫師呼籲,嚼食檳榔的民眾應該儘早戒除,若出現以上症狀,最好趕快就醫。
(撰文:黃小娟 報導:大林慈濟醫院公共傳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