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播人的使命 傳遞美善有益社會
人手拿著手機一路直播,不需要靠傳播團隊,就可以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節目,這種新媒體的興起帶給傳統媒體和傳播人很大的挑戰。雖然傳播環境劇烈改變,但傳播人的使命是不變的。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執行長王端正勉勵同學們:「不管到哪裡?在哪種媒體工作?都要保持著傳遞美善的風格,做有益社會的事。」

師父親自授袍 實習順利無縫接軌
實習生以手語歌〈路要自己走〉表達出對師長的感恩和對自己的期許,感恩師長們三年多來的教導,而最終還是要自己去面對實習職場,實踐屬於自己的夢想。
潘信安同學代表分享,四年傳播生涯就像製茶的過程,大一時大家就像剛摘下來的一心二葉,有著青嫩的熱情;大二經過專業的曝曬,也許過程辛苦卻是必經過程;大三是在畢業製作和課業中繁忙,就像是茶葉揉捻一團;大四則是發酵等待收穫的時機,端出了畢業製作和實習,讓外界品嘗成果。

費品玗同學即將到慈濟大愛廣播電臺實習,她曾經到大愛臺動畫組學習兩年,也因為這兩年的動畫經驗,讓她在畢業製作完成繪本有聲書,廣受好評。費品玗感恩大愛臺前輩的指導,因為提早接觸傳播工作,讓她更清楚自己的興趣,她說:「我決定到廣播電臺實習,學習聲音的表情和表達,追逐自己的夢想。」
四十一位傳播系同學一一由德勱師父親自授予實習袍,實習讓同學在畢業前走進職場,無縫接軌。傳播系系主任陳定邦祝福同學們:「實習順利外,也用誠正信實的人文素養和專業能力獲得主管的認同,甚至可以在十三週的實習結束後,直接到實習單位任職,畢業就能就業。」
莊嚴隆重的授袍典禮全由同學們親自設計,流暢的節奏和高品質的節目內容,展現出同學的籌辦活動能力,參加典禮的家長們看到孩子的成長,都很感動。
(文:李家萱 報導:慈濟大學秘書室 2017/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