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慈院停車場守衛「慈濟人是不抽煙的!」
眼前的這棟建築物酷似自己之前朝夕相處的工作環境--大飯店一般,不自覺的心生歡喜,再加上內心的好奇:太太和組內的慈濟人沒拿錢跑來這裏當志工?愈想愈對這棟建築物和內部的運作愈發好奇,就依組長黃美珠師姊提示,將車子停在隔壁慈濟環保站內。
停好車的王聰陽一看手錶六點四十五分,就信步進入台北慈院各樓層走走看看,他發現到,整棟醫院都沒有剌鼻的藥水味,志工的服務態度很好,尤其是急診室志工和醫護人員的膚慰,讓人印象深刻。
當下心裏即默默發願,也要來這裏當志工……當他滿足的環顧完四周後,不經意看手錶,指針竟已走到九點,訝然自己竟能一個人在醫院裏閒晃二個多小時。
出了醫院,踱步到環保站停車場取車時,竟遭到守衛室慈濟志工的「關心」:「這位先生,這邊的停車場是給慈濟志工臨時勤務時停靠的,請您以後不要停在這裏。」
「我是慈濟志工呀!」(王聰陽心想,自己是慈濟會員二十幾年了,這次也是帶師兄、師姊們來當醫院志工的,所以理直氣壯的回答。)
「不是吧!你口袋上有包香煙,慈濟人是不抽煙的。」守衛室志工一眼揭穿王聰陽的破綻。
王聰陽轉身反問車上志工師姊說:「慈濟人不抽煙啊?」
志工回答說:「不只不抽煙, 也不喝酒, 不賭博!」志工所說的這些,正是他由來已久的嗜好,在開車回家的路上,王聰陽滿腦子盤旋著志工的話語。
為當志工 發願戒除「五專」惡習
當天傍晚四點半,王聰陽再到慈院接日間志工返家時,難掩心中的納悶,就問組長王黃美珠師姊:「我想來做慈濟,但是我一天要抽三包煙,喝酒喝得比別人兇,打牌也賭得比別人大, 那怎麼辦?」王黃美珠說:「你可以改啊!」王聰陽馬上回答:「可是我改不掉呀!」一旁的老婆也跟著說:「那是不可能的事啦!」

談到如何戒「五專」-- 煙、酒、賭、檳榔等惡習,轉「垃圾」成「良人」的過程,王聰陽坦然面對:感恩這一切都是好因緣,是緣份到了啦,想起二十幾年前,已是慈濟環保志工的岳母楊玉蘭,就苦口婆心的安排機會要讓自己和妻子走進慈濟,當下就是不解:為何有人吃自己的飯去做別人的事,又沒拿半毛錢,豈不是頭殼壞掉?
但是在一次參加組隊的聚會中,聽到證嚴上人法譬如水「貪、瞋、痴」單元中,愷切指出:「人要改過,就要在眾人前發露懺悔;如果要慢慢改,不如不改……」「堂堂六尺身饇的男子漢,竟然被短短的三寸香煙所控制……」,當下如當頭棒喝,王聰陽發願要改掉惡習。
翻閱三十幾年的「五專」惡習
回想剛開始戒煙的過程,三更半夜煙癮來時,他就去拿兒子的煙,但當要點燃時,腦中隨即浮現上人的影像,就點不下去,於是幾天後,就戒掉了三十幾年的惡習!
至於賭方面,那可是用慘不忍睹來形容。因為工作環境的關係,每每在下午二點到五點的休息時間,和晚上九點下班後,總是幾個廚師湊在一起就賭起來,賭到拿房子去抵押貸款還賭債;當時家中女兒三歲,兒子才七個月大,常常沒錢買奶粉而不自知,同修師姊可說是天天以淚洗面,要不是岳母適時的拿錢來,日子真不知如何撐下去。
曾經為了還賭債,王聰陽還「跑路」到日本的赤板飯店做中國料理的廚師,花了十一年的時間,終於還清在台灣的債務,當時他已經四十三歲。
回台後的他,因為工作環境的關係,還是無法改掉喝酒、賭博的惡習,舉凡六和彩的簽賭、麻將,甚至玩股票,愈玩愈大,愈陷愈深而無法自拔。
志工人間道 勤耕耘
蛻變後的王聰陽,積極地投入志工的工作。這一年多來,從助唸、告別式、整理園區、醫院志工到環保,都可見到他的身影;除了去年報名參加見習志工,今年也培訓慈誠及委員。

王聰陽也從不同的志工福田中成長自己生命的寬度,例如在醫院志工急診室的服務,有一位年輕人車禍送進來時,全身都是血又無意識,身邊又沒親人,志工的及時協助簡單清理和陪伴,待其恢復意識時,誠摯道感恩的神情,總是帶給自己法喜滿滿。
而探訪養老院的團康帶動、餵食,常常牽起自己對往生父母親的思念。談及此景時,王聰陽潸然淚下,他分享這是上人教示弟子要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胸懷。
今年八八風災前幾天,王聰陽騎機車不小心發生車禍,手、腳受傷。原籍屏東枋寮的他,對於無法在災後到南部協助鄉親清掃家園,感到萬分沮喪;但是在八月二十日,得知社區的素食攤老闆娘謝秀琴,發心捐出當天所得協助受災鄉親時,他二話不說一起響應,不但出錢,且協助做羹湯義賣,也算是為受災鄉親盡一分心力。
從見習到培訓 人生風貌更寬廣
從人人眼中的「五專生蛻變成博士生」的王聰陽,笑稱自己是被上人「從垃圾中撿回來的再生品」;他的轉變,親朋好友都見證到了,家裏的一對兒女更是直接感受到與父親的相處,從敵對到接受,現在是互動良好;至於同修陳毓芬師姊,以前只要王聰陽一出門,就數十通電話緊迫叮人,到現在一通電話都不打的放心,王聰陽猛然覺得,這一年來才是清楚的在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他能在短短的一年內走進慈濟,感恩很多人的促成,尤其是組長王黃美珠師姊的鼓勵、陪伴關懷,讓理直氣壯的大男人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能體諒他人,做事總是以他人角度思考,家裏的氣氛不再烏煙瘴氣(空氣、家人之間),而是一片清新、和氣融融……」這是陳毓芬對現在的王聰陽所下的註解,當年令人頭痛的「五專生」現已蛻變成人人誇讚的「博士生」了。
(撰文者:沈明霞 2009年歲末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