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考托福還緊張
老師鼓勵用英文思考表現更好
慈濟大學為了讓同學可以輕鬆用英語介紹慈大,這學期舉辦校園外語導覽志工培訓,學生從培訓課程中,暸解本校歷史、校園設施、特色與人文。經過六次的課程,進行第一階段的驗收,考試分成聽力筆試和實地口試,同學一大早拿著講義複習,有人笑說,比考托福還緊張。
慈大導覽重點於慈悲喜捨大廳,人文教室和解剖學科,用抽籤決定到指定場地進行口試。
宗教與文化研究所袁慧萍同學抽中慈悲喜捨大廳導覽,打算從蓮花校徽的涵意開始,到大廳之後,赫然發現蓮花校徽被移走了,頓時不知從何說起。袁同學說:「沒看到校徽,心都亂了!其實慈濟到處都是導覽重點,像連鎖磚代表環保啊!但全忘了說…」參加這次的課程,袁慧萍同學覺得受益很多,以前跟大家介紹福慧紅包會說「red envelope」,現在知道更貼切的用法應該是「red envelope of wisdom and blessing」。
沒錯,用中文導覽大家都會,但是用英語就要平時多練習。走到解剖學科,應該是「Great giving hall」,同學居然脫口說出「大捨堂」;也有同學一開場就滔滔不絕,融入自己在學校的經驗,讓導覽更生動有趣。
英美系三年級黃宜今同學,參考一些小故事,她介紹慈濟人響應大體捐贈,有些志工還擔心大捨堂不夠用。物理治療系蘇微雅同學與外賓分享花道,加入自己上課的經驗,蘇同學表示,插花可以培養耐心,對於將來從事物理治療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口試委員之一慈大教授喬‧蕾根表示,同學表現的非常好,唯一要加強的,就是不要用華文的思考來說英文,要直接用英語表達。

除了學生外,生化學科葉思芳老師更是全程不缺席,不但參與考試,也非常詳盡的解說慈濟人文。進行了半年的課程,希望在師生的帶動下,創造雙語的大學校園。
(撰文者:李家萓 報導:慈濟大學秘書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