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班步調驟變 收假前先「心態暖身」
大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醫師楊淑如表示,「收假症候群」是指在休完一段長假之後,要回歸正常的上班、上學生活時所出現的身心不適症狀。原因包括有些人會想要再多放幾天假,這種想放假的心情,加上生活步調變得較快,造成的壓力表現在情緒上,比較容易緊張、焦慮;另外在睡眠方面,可能因休假期間不需上班上學,早上睡到自然醒,晚上又熬夜看電視、玩樂,收假後易出現失眠問題;飲食上則容易暴飲暴食,等到假期結束要回歸正常作息時,可能會出現調適困難。
楊淑如醫師表示,上班族在收假前一、兩天,要注意旅行時差問題,最好不要再從事太激烈的活動,尤其上班前一天徹夜狂歡,收假後情緒落差大,反而會覺得更空虛。她建議收假前最好從事靜態活動,當做「收心操」。回到職場後若是出現緊張、壓力大的症狀,可以作作運動,協助集中注意力,慢慢回到之前的生活模式。
今年寒假長達32天,楊淑如醫師提醒學生,最好平均分配寒假作業完成時間,不要擠在開學前一天才熬夜趕作業,也建議家長在收假前一星期,就督促小朋友完成作業。
楊醫師表示,若調適良好,收假症候群通常在一、兩天內即可回到正常,但若情緒、睡眠不佳等狀況超過一個星期,最好就醫尋求協助。之前曾遇過有小朋友放假期間日夜顛倒,收假後白天想睡覺,晚上卻睡不著而來就醫。遇到這種狀況,醫師會先給予睡眠衛教,提醒患者要先早起,在白天保持清醒,晚上睡眠自然可以改善。如果還是無法改善,才會給予藥物輔助。
(撰文:黃小娟 攝影:周幸宏 報導:大林慈院公共傳播室 20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