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靈儀式莊嚴 社工系學生首度參與
清晨七點,清新朝陽一掃前兩天細雨陰霾,口中默念佛號,靜思精舍法師帶領醫學生與家屬緩步走向大體老師的靈柩。獻上花束與卡片,醫學生表達最深切的感恩;跪拜之間,盡現家屬的思念與不捨;雙手合十,深深一鞠躬,是所有人對大體老師永恆的祝福,整個儀式就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進行。
送靈隊伍中多了一群社工系所的同學,他們是修習「臨終社會工作」和「靈性照顧與悲傷關懷專題」課程,助理教授釋純寬法師特別利用這次機會,帶領同學來參與這場慈大相當重要的人文儀式。
社工系三年級鄭穆謙同學說:「現場親身感受到的不只是家屬的哀戚,更多的是尊重與莊嚴。」社工所陳宗田同學則說,來參加雖然因為課程關係,但實際接觸後,覺得「大體老師不只是醫學系的無語良師,更是所有人的品格導師」,建議應該將大體老師的精神推廣到各科系。
成就準醫師的第一刀 醫學生感恩感受責任

大體老師成就準醫師的第一刀,為了實踐身為醫者的責任,手術燈下的醫學生們努力精進,謹慎小心,有前輩來指導,準醫師能把知識與經驗傳承下去,但心裡最感念的,依舊是大體老師的無私大愛。
「跟老師相處只有短短幾天,卻會影響我一輩子。」醫學系六年級高晨育同學表示這幾天從基本縫合到各種術式的練習,大體老師不論在精神上、技術上牽引著他們一步步學習,面對未來,感覺自己更自信更勇敢了。
賴馥蘋同學憶起大體老師的家屬在課程前夕對她說:「這幾天要辛苦你了。」她才發現原來自己這麼備受期待與關懷,學習起來更加認真努力。
大體老師所願圓滿 家屬期待良醫不忘初衷
一般人生病進開刀房,為的是保住自己的生命;而大體老師身上所挨的每一刀,也許可以救活好多條人命。以無言軀體奉獻醫學教育,大體老師的心願在這一刻獲得圓滿,情深意重,也成為醫學生肩上的重責大任。
大體老師張劉香玲的兒子張中平上台致詞,感謝慈大師生及所有人幫助母親盡人生最後一份責任,同時表示願意交付最摯愛親人的身軀,除了回應證嚴上人的理念,更是滿滿的期許。「希望每個醫生未來都能持續實踐本質、精進學能,千萬不要因為世俗影響,而忘了醫者救人醫病的的初衷。」張先生說。
「一名良醫除了醫病更應醫心,視病猶親,讓病人安心接受治療。」陳慶福老師因罹大腸炎併肝轉移往生,女兒陳麗容表示父親在病痛時,深刻體會醫生是無助病人最信任的人;因此在生命最後,父親毅然簽下大體捐贈書,希望醫學生藉由在他身上的學習造福更多人,同時成為他心目中的良醫。

(撰文者:吳雅萍 報導:慈濟大學秘書室)
※ 慈大2010首梯大體老師 模擬手術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