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工為志願 選擇已經在做慈善的慈大
小學時代,李冠蓓擔任學校特教班的小老師,陪伴身心障礙的學弟妹唸書;國中時和媽媽一起當慈濟環保站擔任志工;高中在學校輔導室幫忙,從師長口中知道「社工」這個職務,於是立志要成為社工人員,幫助有需要的人。
「既然要唸社工,那就到真正已經在做慈善的學校吧!」成績雖然可以到國立大學,不過因為母親的一席話,李冠蓓選擇慈大社工系為第一志願。
李冠蓓成為大學社工系學生後,積極參與志工服務,2009年花蓮家扶中心,接受花蓮縣政府委辦的「有你真好」——弱勢少年長期陪伴專案,李冠蓓也報名加入擔任志工,輔導一名國中女學生,每週都抽空和學生見面。
李冠蓓一開始輔導原住民國中少女個案時,發現兩人的成長教育環境、人生價值觀、思考和行為模式幾乎是南轅北轍。有時候少女會鬧脾氣,不搭理他,對初次接受個案的李冠蓓來說挫折很大;不過,李冠蓓很有耐心的陪伴這名個案,常常到學校接她,兩人沿路天南地北的聊起來,這名國中少女因此逐漸敞開心房,「一般人認為不讀書的小孩不乖,不過我發覺他們的想法很單純,需要更多的陪伴和關懷。」
打開國際視野 服務中印證所學
李冠蓓為加強志工服務的見識,2010年寒假前往馬來西亞檳城和吉隆坡關懷洗腎病友,進行個案家庭訪視,成為國際志工。她說,「原來其他國家也有許多樂於奉獻的志工,努力照顧亟需關懷的弱勢族群」。

「畢業後,我想要當醫務社工!」李冠蓓說,求學期間的磨練,讓冠蓓可以接觸到不同文化背景和年齡層的人,她相信對未來的工作一定有很大的幫助。
(撰文者:李家萓 報導:慈濟大學秘書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