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同學試針 護生培養同理病人心
暈針,沒找到血管,沒打進血管,病人最害怕遇到的情形,卻在一間小小的示範教室裡全發生了。慈濟大學護理系每位老師帶一組約10至8人學習「靜脈留置針」,老師一個步驟一個步驟的示範,從護士洗手消毒,針筒排氣,患者消毒等,一一的向同學清楚的解說。
台灣多數的基礎護理學都利用假人訓練,不過慈大卻是同學彼此互相練習,基礎護理學是同學進臨床實習前重要的學習,包括換藥、打針、插鼻胃管,灌腸…等都由同學親自領教。曾經有家長因為不捨,打電話到系上關心,老師徵詢同學的同意,如果害怕,不願意,可以不要練習,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同學說不。
李名芳同學血管深,最高紀錄曾經雙手打七針還是打不到血管,他向老師報名,要當第一個示範,一點也不畏懼針頭的威力,李同學笑咪咪的說:「我的血管不好找,很有挨針的經驗,以後我要當一個很會打針的護士。」
另一組王景德和楊惠婷同學,由楊惠婷同學負責打針,楊同學顯得有點緊張,楊同學說:「打針的壓力很大,怕會弄痛對方。」第一次上手,難免會有點出錯,針頭戳到了血管,王景德同學一陣痛,在旁圍觀的同學趕緊替他按摩疏解壓力。
王景德同學表示,躺在病床上挨針,更能體會病人的心情,當初選擇護理系,一度遭到家裡的質疑;進來之後,發現護理這個工作,不是一般人可以做的,需要有極大的同理心、愛心,期望經過不斷的練習,技術可以愈來愈進步,在臨床上做一個好護士。
即將加冠入院實習 誓為稱職白衣大士
護理系江錦玲老師表示,彼此練習是希望同學學習尊重病人,先學當病人,再來照顧病人,會更了解病人的心情與感受。

慈濟大學護理系二年級的同學,即將在4月30日舉行授冠典禮,七月到醫院實習,這群年輕的護生,在同學身上找到了當護士的勇氣和愛心,承擔白衣大士聞聲救苦的責任。
(撰文者:李家萓 報導:慈濟大學秘書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