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辦報訪七星潭 聆聽在地為社區發聲
慈濟大學傳播系主任毛榮富指出,參加這次論壇的三校三報不僅新舊有別,而且內容風格也有明顯差異。《大學報》走全台校園新聞報導路線,《小世界》以作為台北市大文山區社區報自詡,至於《報導洄瀾》則是強調地方性公共議題。這種交流,不僅能給慈大學生有更多觀摩機會,也能刺激各校學生報幹部的實踐熱情與社會責任意識。
兩天的課程除了彼此交流外,也安排戶外採訪時間,來自政大、世新和慈濟大學的學生報幹部,5月1日拜訪花蓮七星潭社區;學生不僅好奇目前七星潭漁業發展情形,關心漁工「在海上吃什麼」,而且也認真思索這個美麗的漁村社區,未來發展的前景。
在聽取七星潭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游煌明簡報後,前政大《大學報》科普版編輯主任,新聞系四年級邱柏綱表示,雖然是舊地重遊,但是有在地人士導覽解說,對七星潭有很不一樣的感覺。政府要發展這片海灘,應該幫助它找出自己的特色。他表示,「如果只是蓋渡假村,最後所有海灘都變成一個樣子。」
前世新《小世界》總編輯,新聞系四年級李浩綸指出,七星潭漁村應該朝經營手工藝品,發展成有漁業特色的社區,「不要太資本主義。」

慈濟大學傳播學系主任毛榮富表示,慈濟大學舉辦這項活動,因為學生報雖然是學生的學習場域,也可以成為學生關心社區、社會問題的發聲管道。當社會期待新聞媒體真實報導,學生報就成為學生從實踐中產生經驗的基礎。
(撰文者:呂怡靜 報導:慈濟大學秘書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