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裔青年投入服務 學華語與人文
慈大語言教學中心特別為華裔青少年開設暑期華語營隊,許多人都是第一次來台灣或是十幾年沒回來過,根據學生的華語程度,安排不一樣的課程。
與其他華語學校最大的不同,華語課程外,針對這群長期在國外的青少年,安排了中華文化傳統課程,例如,武術、書法、國畫,國樂等,因為東方熱在西方引起一片熱潮,因此大家也非常有興緻的學習。但最特別的是,課程中有許多志工活動,不論是一天的馬遠國小英語小老師,或是2個小時與榮民伯伯的交流,活動內容都要這群青少年自己設計。
愛玩,愛交朋友的倪緯,是榮民之家的活動設計人之一,倪緯已經10年沒回到台灣了,他從語言中心的老師那邊知道,榮民之家的伯伯因為戰爭來到台灣,一些老伯伯在台灣沒有親人,也沒有結婚。倪偉認為,志工活動有助於他更了解過去的歷史,而為了和伯伯溝通,必須用華語說出他想要的意思,對華文學習幫助很大。
黃瓊云同學則認為,到馬遠國小與原住民小朋友相處是很難得的經驗;透過英文教學活動,她接觸到台灣原住民,學習原住民舞蹈,也了解城鄉教育資源的不同。
服務對象是老師 開啟生命之窗
一個月的學習,這群年輕的朋友語言進步很多,透過志工活動的參與,大家感情增進。有些同學很直接的表示,剛開始聽說台灣很熱,是被逼著來上課的;但在這裡遇到的人都很友善,現在反而不想走了。也有的同學認為,是想來學華語的,沒想到志工活動很多,原本認為很無聊,但想到醫院躺在那邊的病人看著他們唱歌,還直呼他們是:「新朋友!」內心是很震撼的。

呂麗娜也勉勵這群年青的學子,當志工也許只有一天,但卻可能帶給服務對象一輩子美好回憶;因此他也鼓勵大家,有機會回來語言中心當志工,帶領其它需要協助的華裔青年,迎向華語學習之路。
(文:李家萓 報導:慈濟大學秘書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