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濟小學自2000年創校十年以來,兒童劇是伴隨著慈小孩子成長的過程,記錄著孩子們點滴的蛻變,更是慈小的傳統特色活動之一,融合了人文教育和七大領域統整課程做呈現。因此話劇在歷年花蓮縣比賽中履獲佳績,2010年更榮獲英語話劇特優第一名,與行政院環保署環保劇比賽甲等的殊榮。
寓教娛樂 劇中傳達環保行善觀念
今(2011)年中、英語兒童劇,孩子以特別的造型擔任主持工作,演出主題緊扣著愛人愛物、好品德、素食、環保、珍惜地球和國際化等。蔣碧珠校長說,兒童劇是給孩子們充份展現的舞台,不僅是結合課程讓學生成長學習,更融入了環保與行善的觀念,極富教育意涵。

一年級的孩子以「恐龍的晚餐」表達恐龍愛吃蔬食水果,大家要一起來響應素食最健康;二年級以「誠實的華盛頓」、「小密蜂」、「鳥」,告訴大家要誠實、勤勞與愛人愛物的美德;三年級以「Give you a surprise」、「Wall.E」(瓦力),分別提醒大家要關懷身邊的親人、力行環保拯救地球;四年級則由孩子們集思廣益,自編逗趣的劇情─「阿榮遊世界」,演釋各國不同文化的由來,也看到了慈濟隊伍在國際間與台灣這片土地上,付出關懷的背影,最後告訴觀眾「有愛,世界就會更美麗」的信念。
高年級的灶神傳說「愛生氣的火神娘娘」、捍衞家園「夜上受降城聞笛」以及「東海龍宮」,將代表學校參加縣賽,它描述著人類因口欲無度,大量捕殺海洋生物,嚴重破懷生態,激怒大自然並進行反撲,幸好人們及時的懺悔,因而免除大災難的來臨,劇情表達出人類要節慾和尊重生命的重要。
兒童劇在五年級的「夜叉」帶來最高潮,在劇中強震下,看到人的無助和人性的自私,遇難的二位孩子,一對父母向上天、向他人求助無門之下,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孩子漸漸死去,開始怨天尤人,心起忿恨,而對人們展開報復,幸虧天神及時的阻止與勸告,將心比心之下,她們才放下怨恨,最後得以在天上與孩子團聚。孩子們以傳神的演技、豐富的情感,每齣戲都深深感動著觀眾,當觸動了心靈,就會忍不住紅了眼眶,流下既感動又歡喜的淚水。

虔誠祈禱 伸援日本重建家園
在感動的氛圍下,蔣校長帶領著全校師生、家長及來賓,一起為日本災民祈禱和祝福。虔誠肅穆地氣氛,在大家心中起了共鳴,有的人落下感動的淚水,有的雙眼緊閉合十發願,希望日本的災情儘快停止,災民能安心得以重建家園。
兒童劇結束後,蔣校長在全校親、師、生見證下,於圖書館前揮棒擊下銅鑼,聲響立即傳遍校園,惜福市場義賣活動正式開始。義賣的物品是由全校親、師、生共同募集,義賣所得全數捐助日本賑災。除了二手惜福區,靜思精舍常住師父、靜思書軒、家長們以及一些校外人士,也都分別提供義賣物品,一起加入愛心的行列。當天共募集了新台幣十三萬八千多元。從三一一日本強震以來,慈小一共累積募集超過新台幣四十五萬元。
小善大愛 幼幼班關懷弱勢展良能

愛心不落人後,慈小附設幼稚園大班六十幾位孩子,也趁著兒童節前夕,前往畢士大教養院關懷弱勢兒童,用精彩的手語表演,為畢士大的孩子帶來歡樂。慈小附幼的每位孩子也準備小禮物,送給這些慢飛天使,他們既靦腆又真誠地送上禮物,並給予深深的擁抱。羅暐哲小朋友分享說:「他細心地挑選了中性的禮物,希望對方無論是男生或女生都能適用。」王思婷小朋友則說:「非常開心能摸到對方的手」。除了表演交流外,也參觀畢士大的職能教室及愛心商店,他們看到這些大哥哥、大姊姊雖然身體不方便,但仍然很用心的工作,每樣作品都很漂亮,也看到了他們不斷地展現生命的良能。
慈小今年兒童節系列活動,在全體師親生齊心合作下,圓滿完成。四年級的李旻鍵分享道:「在討論劇本及演出的過程中,老師給了大家很大的想像空間,讓大家盡情發揮,兩班同學的感情也因此而更加融洽了。」
而在夜叉劇中飾演失去孩子的母親(拉西瑪)、五年級的呂欣分享道:「很高興在這舞台可以展現自己的夢想,非常開心,以後會更加珍惜身邊的親人。」而家長們對於孩子的表演及老師的指導都讚不絕口,認為是高水準的演出。
(文:黃佩怡 報導:慈大實小校長室2011/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