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椎間盤凸出苦不堪 找出病因解痼疾
簡瑞騰醫師提醒民眾,在椎間盤凸出的急性期,其實不需要急著手術治療,使用消炎止痛藥物、牽引復健等方法都應該可以在一至二週內緩解病情,只要病人沒有大小便失禁、肌肉瞬間無力等情形,應該是沒有緊急開刀的適應症。採取保守療法,凸出的椎間盤有可能自行吸收,三個月內,八成以上的患者症狀都可以緩解。
由於生活型態的改變,椎間盤凸出是一般民眾經常發生的文明病,但是在遽痛的急性期,常有民眾痛的受不了,主動要求醫師手術,加上有少數醫師不以病人利益考量的推波助瀾下,造成民眾椎間盤凸出應該馬上開刀的錯誤觀念。
住在嘉義市的簡瑞騰,在四年前椎間盤凸出遽痛就醫時,當時的醫師就跟他強調一定要馬上開刀,且手術中不止將凸出的的腰椎3、4節椎間盤切除,竟也給予二支鋼架、八支鋼釘,還置入六顆鋼珠,十足的過度醫療。
病患簡瑞騰在術後症狀確實有緩解,但才過兩年就又開始疼痛酸麻,因為對正規醫療沒有信心,轉而尋求民俗療法的治療,但延宕兩年仍未改善,最後聽朋友的介紹,才來找同名同姓的簡瑞騰醫師的治療。簡醫師經詳細檢查後,診斷是前次手術打入之鋼釘及椎間植入物(俗稱龍骨入珠)鬆脫,導致右側第五腰椎神經嚴重沾黏及壓迫,在仔細取出前次手術留置的器材,並予神經鬆解術後,病人疼痛的症狀馬上獲得緩解。
簡醫師指出,用這樣的過度醫療治療椎間盤凸出,後遺症太大,且才二年就不行了,第二次手術只能補救,但無法完全恢復。他提醒民眾,千萬不要以為要用愈高價的自費醫材愈好。他說,病人不要落入花錢就一定是好的迷思當中,不管是健保給付或是自費支付,不是醫療費用花費越高,治療效果就一定會越好。
(文:姜讚裕 報導:大林慈濟醫院公共傳播室 2011/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