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71歲的蔡姓阿公在家裡吃晚飯時,突然倒地陷入昏迷,緊急被送往住家附近醫院,經診斷判定為胸主動脈瘤破裂而有生命危險,因此再轉送大林慈濟醫院求治。由於阿公年紀太大不適合傳統須低溫進行的手術,改以需自費的支架手術,總算是把命保住。

支架裝置風險低 手術恢復快速
大林慈濟醫院心藏外科醫師張兼華,透過X光片發現阿公的腫瘤,已接近六公分大小,平常如果發現五公分以上的腫瘤,他通常會建議病人儘快進行手術摘除,以防止因腫瘤破裂而危及生命。只是主動脈瘤平時很難被發現,通常第一次發病就會破裂,且大多是發生在六十歲以上的病患身上;而阿公有高血壓及高血糖,更是高危險群。
由於傳統手術須進行體外循環,且以低溫進行手術,張兼華指出,老人家進行傳統手術恐將在過程中發生中風,就算救活了也可能變成植物人,而且術後的恢復期長。利用支架裝置來解決此病症的風險低,甚至有些病人在術後兩天就能出院。
手術昂貴 社福補助解燃眉
由於阿公的家境不好,陪同就醫的阿嬤聽到自費金額可能因支架裝置數量,而需要三十到五十萬元時,一度想要放棄,不過,張兼華立即安慰她不用擔心錢,醫院有社工會幫忙評估尋求協助,萬一真的不夠,他甚至可以拿結婚禮金來補貼,阿嬤聽了很感動,決定趕緊快送進開刀房進行手術。
大林慈院社工在了解蔡姓阿公的情況後,主動透過社福相關管道,為阿公解決醫療以及看護的費用。而隨著7月1日起可望因修法由健保負擔這項手術的支架費用,胸主動脈瘤的病人將不用再為龐大的手術費用擔心。
(文:于劍興 大林慈濟醫院報導 2011/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