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地處亞熱帶,高溼度的環境下容易導致氣喘、過敏性鼻炎等疾病。而炎熱的夏季,卻正是預防冬季過敏症狀的最好時間。大林慈濟醫院中醫師楊紓怡指出,「三伏貼」療法主要是藉由溫陽、逐痰、祛寒的中藥,用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細辛、薑汁製成中藥餅,敷貼於特定穴位上,使藥物經皮膚滲入經絡,達到扶正祛邪的效果,能讓病人於冬季時過敏的症狀趨緩。臨床研究也顯示,四至六歲的孩童治療效果最好,較成人高出近一成的治癒率。
使用得宜效果彰顯 搭配中藥雙管齊下
什麼是三伏貼呢?中醫師楊紓怡表示,傳統廿四節氣中,從小暑到立秋之間是一年當中最炎熱,陽氣最旺的時候,稱之為「伏夏」。而在夏至後的第三、四個庚日為初伏天及中伏天,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天,又名「三伏天」。今年(2011年)分別是國曆7月14、24日及8月13日,只要在這段時間內進行三伏貼的治療,都能達到不錯的效果。
楊紓怡提醒,敷貼期間盡量不從事激烈運動、忌食生冷刺激物、禁泡冷水,敷貼時間以2至3小時為佳,當中若出現輕微皮膚紅癢疹為正常現象,若出現嚴重水泡過敏者則立即取下;三伏貼療法亦有其限制,對於孕婦、一歲以下幼兒、嚴重心肺疾病者、嚴重皮膚缺損者以及正值急性感冒發燒、咽痛者,都不建議進行三伏貼療法。
要讓治療過敏的效果發揮到最好,除了三伏貼還不夠。楊紓怡建議,可在冬季搭配三九貼,並持續三年,效果會比只做一年的病人高出許多,臨床上能減緩七成以上的過敏症狀,有效改善生活品質。三伏貼療法並不局限於過敏性鼻炎的治療,如異位性皮膚炎、氣喘、慢性氣管炎等等,都有其療效,臨床症狀較為嚴重的患者,建議搭配中藥內外兼治,雙管齊下,治療更為全面。
三伏貼雖然好處不少,但由於藥性屬陽,可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楊紓怡提醒,貼三伏貼一定要經過醫師確認體質是否適合,如果是嚴重燥熱的體質可就不建議使用了。除了按照醫師的指示治療,最好能培養規律的生活作息,養成運動的習慣,選擇適合體質的健康飲食,才能更快揮別過敏。
(文:楊舜斌 大林慈濟醫院報導 2011/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