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濟大學參加的學生包括醫學院、生命科學院及教育傳播學院的學生。同學希望藉由參加此營隊,可以尋找更多幫助病人解決病痛和自我保健的方法。另外,也可以從營隊中更了解中國傳統醫學的奧妙。
友誼之球 考驗協調與默契
為了歡迎來自臺灣的學子,福建中醫藥大學培訓了一群學生,以一對一的方式讓臺灣的同學能及早融入福州中醫藥大學的生活。主辦單位也特別安排了破冰遊戲,藉由團體分工的模式,讓同學之間很自然的融入在一起。
「 友誼之球」是由同學拉著大鼓,將排球置於鼓面上,在2分鐘內,球打的最多的隊伍就算獲勝。團隊中的拉力太強或是力量不夠時,就無法順利接到球,因此,同學之前的協調和默契就是最大的考驗。除了「 友誼之球」的遊戲外,學生們也共同練習太極拳,及學習簡單的拍手保健。
初次課程體驗 同學大開眼界
福建中醫藥大學創建於1958年,學生將近一萬多人,是福建省重點建設的高等教育。福建中醫藥大學的課程設計包括醫藥文化、中醫推拿、針灸學、養生講座及太極拳等。校園內的時珍園重植多種藥草,模擬醫院更設有中西醫

在傳統中藥房裡,同學拿起天秤試試如何抓藥。令師生大開眼界的是,居然還有模擬假人可以提供學生做脈診的練習,讓學生判斷脈象。學生們躍躍欲試的體驗正常脈、滑脈及弦脈各種脈象的差異。
福建中醫藥大學李燦東副校長以「 走進中醫的世界」 向學生介紹中醫,並以中國古代許多著名的仁醫為例,鼓勵同學們不管是西醫還是中醫,一定要具有「 仁心仁術」的精神。
外科正宗的陳實宗認為,醫師治病是手段,救人是目的。陳燦東副校長則說:「 這和慈濟的慈善和醫療志業結合的作法很相似。」
珍惜老祖宗智慧 盼中醫發揚光大
慈濟大學博士班紀麗梅同學在技術學院護理系任教,從事中醫護理相關研究。紀麗梅表示,這幾天由淺而深的中醫課程,引導同學進入中醫的領域。紀麗梅珍還特別對時珍園裡的藥用植物備感興趣,趕緊拍照留念,帶回臺灣與學生分享。
慈濟大學帶隊老師沈祖望雖然是醫學資訊工程系的老師,但他也學過中醫切診。因此,他也期待不管是哪一個科系的學生,都能共同研究老祖宗所留下來的智慧,珍惜中華文化的瑰寶。
物理治療學系的徐啟皓同學表示,國外有些物理治療師會對病人做針灸等治療,而中醫在世界各地也越來越受重視,但是在中國大陸和臺灣卻慢慢式微,希望未來有一天,中醫也可以慢慢被發揚光大。
(文:李家萓 慈濟大學秘書室報導 2011/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