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機耕種 讓地球永生不息
從小生長在屏東鄉下,家中的小土地不僅是童年玩樂的地方,更是奶奶種菜解悶的園地。「自已種的菜比較好,無農藥化學殘留,吃起來比較健康」,奶奶如此的健康觀念已深深烙印在阮膺旭的腦海裡。
長大後邁向行醫之路,才發現許多罹患癌症的病人,都是因為吃下過多被農藥污染的蔬菜還有攝取過多的肉類,而導致身體慢慢產生病變。阮醫師表示,要讓地球永生不息,就要採用有機耕種的模式,讓土地可以呼吸,保有最天然與肥沃的一面,這對人類和地球都是最好的。
結束門診後的空暇時間,阮醫師會利用醫院裡的大愛農場種植蔬菜和瓜果。在他細心的照顧下,用回收後的咖啡渣和中藥材取代化學肥料而長大的木瓜,比一般大出兩倍,讓許多同仁嘖嘖稱奇。收成後,他還不忘與大家分享這豐碩的成果。

放下繁華生活 感同身受解病痛
阮醫師笑稱求學過程中沒經歷過什麼大風大浪,因為從小就愛讀書,於是一路順利考上中國醫藥大學。在求學過程中,他特別喜歡參與一些與藥草相關的社團,平時沒課就往郊外跑,增加自己對草藥的認識。由於中、西醫雙修,畢業後到一般內科當了3年的住院醫師,除了讓他對西醫治療有更多的瞭解,同時希望藉由西醫的基礎,對病人有更多的幫助。
放棄了大都巿的繁華生活,阮膺旭醫師喜歡鄉下的濃濃人情味,就連第一次見面的阿公、阿嬤,都能像家人般親切地噓寒問暖,但也因此讓他發現,鄉下地方的老人家特別喜愛服用偏方。或許是老人家比較沒有正確的健康觀念,因此阮醫師期盼自己投入社區衛教活動,可以讓更多民眾瞭解正確的醫療資訊。
阮醫師表示,當醫生最大的成就不是賺錢,而是幫助病患解除病痛。每當看見病人急著抱怨自己身體的疾病時,阮膺旭臉上沒有露出一絲不悅,反而是用和藹可親與耐心來安慰他們。阮醫師用感同身受的角度去思考,積極尋找對病患更好的治療方式,不只醫治疾病,更膚慰了每一位患者的心。
(文:江珮如 大林慈濟醫院 2011/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