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道還可以嗎?這樣會不會太大力?」 帶動唱結束後,雅眉細心地替阿公按摩,讓阿公也有如「望春風」裡的歌詞,迎向春風,精神奕奕。
脫離纏身病苦 做志工回饋
雅眉穿梭在病房的身影,就像是個正常的十八歲小女孩,開朗、樂觀。穿著志工背心,總是帶著燦爛笑容。但其實她在五年前,才因為動靜脈畸形而面臨截肢,最終,仍得告別陪伴自己13年的左小腿。
從有記憶以來,雅眉的左腳就紅腫的像「麵龜」一樣。媽媽總是得買上大好幾號的鞋子才穿得下。四年級下學期,因為腳趾頭開始腫大,雅眉被迫在北部的醫院截去一根腳趾。後來在阿姨的介紹下,轉到大林慈濟醫院看診。

「他們清理傷口時都很不細心,總是不顧我喊痛,二話不說就直接把紗布撕下來。」 回想起之前在台北就醫的情形,那股結痂連同紗布一起被撕下的痛楚仍記憶猶新。
病苦現 母愛呵護無微不至
記得在手術前,不懂事的她好幾次質問媽媽,為什麼沒有給自己一個健康的身體。媽媽也沒好氣地回應:「如果當初知道會有這種病 ,就不會生下你。」母女倆的關係彷彿降至冰點。
雖然如此,在雅眉發病時,媽媽依然義無反顧地照顧她,在大林和台北之間來回奔波。父親在她小時候就已經過世,因此母親除了要照顧雅眉還要身兼父職。為了方便替雅眉換藥,媽媽甚至還到雅眉就讀的國小去當保健阿姨,就近照顧她。
看到媽媽毫無怨言的照顧自己,雅眉覺得很感動也很窩心,因此和媽媽的關係也越來越好,現在的母女關係如同朋友一般,無話不談。

見苦知福 遠離陰霾心開朗
截肢後,雖然不會像過去總在夜裡痛醒。只是,傷口好了,心中的痛卻難以痊癒,手術後的雅眉總是開朗不起來。幸好在住院的時候,遇到了就讀慈濟傳播學系的明媜,當時她正利用暑假來大林慈院實習,簡院長特別請她去探視雅眉,給雅眉打打氣。
「遇到明媜姐姐之後,覺得她好勇敢!」雅眉發現,明媜雖然身上少了一隻手和腳,比她還不幸,但卻依然笑容燦爛。她也因此被這樣真誠的笑容所感動,同時也很佩服明媜的勇敢,讓她開始走出傷心,學習將笑容帶給大家。
住院時,雅眉發現這邊的醫護人員不會像例行公事般應付自己。護士也會細心的觀察她對疼痛的反應,太痛的時候,就會在一旁耐心地協助,讓她自己動手拿捏力道,讓傷口不至於太過疼痛。雅眉說:「這裡的醫生和護士都很親切。」

生命勇者 忘卻身疾做志工
「因為之前收到大家的幫助,所以現在要來回饋給大家。」有一天,當媽媽偶然提起是否要到大林慈濟醫院當志工時,雅眉毫不猶豫的答應。她說,因為這裡就好像第二個家,能夠帶給她快樂。
雖然左腳裝著義肢,雅眉當起志工卻一點也不落人後。將床套攤開鋪好、褶被單、塞枕頭套,在其他志工的合力下,不到一分鐘就把病床鋪好了。志工葉惠媺說:「有時候我都會忘了她腳受傷,想起時,才趕快讓她坐下休息。」
提起雅眉,葉惠媺總是帶著讚賞的眼神。她說,初見她的感覺是很開朗,雖然走路有些不順暢,但做事很勤快。相處幾天才發現,原來她是一個這麼勇敢的人。
不矢志 勇於分享生命故事
重新適應截肢生活的雅眉,並沒有忘懷跑步的熱忱。「參加運動會的時候媽媽都會來看,覺得好開心!」談起跑步,雅眉眼裡綻放出自信的光彩。熱愛跑步的雅眉,小學三四年級時,經常參加四百米接力賽都跑第一棒,還屢屢在運動場上得名。發病後雖然荒廢了一陣子,但她現在已經開始練習用義肢慢跑,讓自己適應,找回過去對跑步的熱情。
18歲的雅眉即將升上大學,喜歡做餅乾的她選擇了餐飲科。她希望將來可以開一家屬於自己的麵包店,將自己對生命的勇氣包在裡面,去鼓勵更多的人。
(文:蔡心慧、楊舜斌 大林慈濟醫院報導 2011/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