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同身受急挽袖
8月1日中午過後,剛完成一台手術的簡瑞騰走出醫院大門,輕巧地躍上醫院大門旁的捐血車,確認了身分、健康狀況,便往車裡走。由於定期捐血,和護士小姐都已熟識,還會一起附和著開玩笑,因為是「3D立體」的血管,抽起血又準又快,一會兒就裝滿了一整袋五百西西,五分鐘按壓後,又跳下車準備下午的看診。
簡瑞騰開玩笑說是藉由捐血定期檢查身體,其實,真正捐血的理由還很特別。他說,經常幫病人開刀,過程中所需的血就是靠大家的愛心所捐輸,到大林服務發現有捐血車時,便想自己也該有所回饋才對,就這麼開始定期向捐血車報到。
把握機緣勤造福
這一次捐血時,有一位年輕男生興沖沖地上車表達捐血的熱情,只是護士在評估時發現他疑似有心臟病,只好加以婉拒,結果這位男生非常失望地走下車。簡瑞騰說,人生就是這麼難說,現在捐血前的評估很嚴格,這位年輕人想捐卻捐不成血,為此也鼓勵大家如果身體狀況許可,真的可以嘗試挽起衣袖,捐血一袋,救人一命。
身為大林鎮出生的子弟,回鄉服務的簡瑞騰承受了鄉親很多的期待,也是一種壓力,但十年來的服務,獲得了大家的肯定,也讓父母親為培養出一位好醫師而感到高興。簡瑞騰說,透過捐血的過程,也像是讓自己變成了病人的身分一樣,用心地去體會,就能感受到病人的苦與期待,對醫師來說,捐血可是一舉多得。
(文:于劍興 大林慈濟醫院公共傳播室報導 2011/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