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青溫馨茶會 破冰遊戲迎新生
為接引和發掘更多的菩提種子,同時也可以讓他們感受到有如家的溫暖,每年學期初,中興大學慈青社都會舉辦溫馨茶會,讓大一新鮮人認識慈青社,同時宣揚慈濟理念、志工精神、竹筒歲月及環保護地球的活動,更希望在活動中,凝聚幹部與社員間的感情和共識。
9月20日,中興大學電機系大樓,一群同學和慈誠懿德爸媽(慈濟志工),正忙碌準備今晚的節目和餐點。共有28位學員參與今晚的茶會,一年級新生就佔了一半,其中有六位是法律系的學生。
為拉近學員彼此間的距離,慈青同學特別設計「迎新、迎心」的破冰團康遊

靜思語悟人生 尋回真正的自己
法律系吳俞燁抽到的《靜思語》是「愛護身邊物,惜福常知足」。吳俞燁分享,在廣告詞裡也有句「耳邊一句輕聲低語是奢華的幸福」,而這句話也與今天抽中的《靜思語》有異曲同工之妙。吳俞燁認為,人們總是在追求身外物,所以往往忽略身邊的事物,殊不知,父母平常的嘮叨就是奢華的幸福!
同是一年級新生的黃琇婷,畢業於花蓮慈濟中學,現在是中興大學「生物科技學士學位學程」系的新鮮人。今天拿到的《靜思語》是「難行能行;難捨能捨;難為能為,才能昇華自我的人格。」高中三年拿過不少《靜思語》的琇婷說道:「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時,覺得非常符合我考完大學學測時的心情,當時的我,就是一直在思考所要就讀的學校和科系。」
在反覆的思考中,琇婷的心情也變得煩悶,處事更是沒動力。直到做出決定,以學測成績推甄中興大學後,時間都空了出來,於是利用時間去當志工。在付出的當下,黃琇婷也慢慢找回正面的能量,和原本樂觀的自己。
就在活動結束時,琇婷主動尋找

慈少慈青不間斷 收穫滿滿心歡喜
慈青大三學長姚俊宇,也向新生分享自己的慈青路程。從小生長在慈濟家庭的俊宇,小學時媽媽便幫他報名社區兒童成長班,俊宇去了兩次,覺得無聊,就再也沒去了。直到國中,媽媽又幫他報名慈少,這時媽媽告訴他,慈少課需要抽籤還要繳費,不是每個人都有此因緣,俊宇因為不捨媽媽已經花了錢,所以只好去上課。慢慢的,俊宇在慈少課程中,發現了樂趣和收穫,也就從慈少一路走到慈青,從沒間斷過。
在慈青的這兩年,俊宇覺得自己好像是在尋根。無論是在幫小朋友課輔、到安養中心服務長者,或推動環保,俊宇漸漸找回他最原始的純真與良善。從中也更能體會到父母對他的付出,他非常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
溫馨的迎新茶會,除了有滿滿的感動,更有色、香、味俱全的餐點,讓肚子填得滿滿。有別於一般社團的慈青社,多了慈懿會爸媽的陪伴,豐富的人文素養,學習服務別人的活動,讓大學生活不僅多采多姿,更從中體會到人生的智慧。
(文:林美宏 臺中報導 2011/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