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三年奪第一 跑步學會放鬆
活動開始,透過體教中心的溫蕙甄老師帶動大家做做暖身操,手腳動一動。操場上,同學報到人數非常踴躍,將近八百多人。溫老師問大家:「準備好了嗎?」請老師、同學們雙手打開,彼此間拉出距離,讓身體跟隨著熱情的音樂,舒展身心。身體上下擺動,不一會兒,個個活力十足,準備就位。
鳴槍之後,八百名師生蜂擁而出,為了參與者的安全,除了沿途設有補給站,還有學生志工協助注意交通路況;設在大門口處的終點站旁,另有醫護站,隨時反應任何狀況,做好各項的措施。

「當心情低落的時候,跑步可以讓我的心沉澱、穩定,同時,也是在跟身體對話。」從跑步中,潘哲彬漸漸學會了放鬆自我,現在和同學一起奔馳,感覺真好。
老師不輸人 跑步領先鋒
「漂亮唷!恭喜喔!王老師加油!加油!」繼大隊第一名潘哲彬之後,抵達終點的是教職員組的分子生物及人類遺傳所王文柄老師。十八年來王老師只缺席了幾次,卻感慨現在孩子都不太愛運動:「每次在操場跑步時,同學們也看到了,但加入行列的人很有限。」
進入慈大前,王文柄老師並沒有運動的習慣,起初參加路跑時都是用走的,覺得走得很辛苦,才開始練習用跑的。王老師說,長跑和球類運動是不同的,跑步是非常好的緩和運動,且是有氧運動。雖然跑步是孤獨的,沿途看到的風光只有自己能領會,卻有機會讓自沈澱、自省、思考。

十年都拿第一 校友「回家」參賽
校友隊鄭吟豪接續在潘同學的與王老師後方,三人分數只差兩分鐘,這次是他第九次參加學校的路跑。畢業已經七年的鄭吟豪,目前服務於玉里榮民醫院,過去,他曾經以第一名的成績持續十年。
當年,就讀慈大一年級的鄭吟豪,初次參加路跑運動,從未曾有過長跑經驗的他,居然拿到第一名,讓他喜出望外,也開啟了他對路跑的興致。學醫生涯中,受到解剖學王曰然老師的影響,在行醫路上,他總是秉持著多幫助別人的態度,來面對求診的患者。今天,他在衣服上貼上大大的「慈悲」兩字參賽,道盡一切。
畢業多年,每一年學校路跑活動,他都不願錯過,哪怕當了婦產科的醫師,工作雖然忙碌,仍持續不間斷。他說:「跑步,使他的生活有了目標,也讓自己的體力沒退步。」除此之外,令他最開心的,是和學弟學妹相聚,相互鼓勵。
跑步減少二氧化碳產生
醫學系微生物免疫學暨生化碩士班行政助理陳福堂老師,從小就喜歡運動,常參加一些慢跑活動。他每天早起在家附近跑個二、三十分鐘:「呼吸新鮮空氣,讓腦筋更加清醒,對事情的思維比較圓融,整天精神好、有活力,各種學習工作狀況會更好自然會讓人更有信心。」

說到水懺,陳福堂有感而發。「整個地球的敗壞,需要大家素食、環保、減少物欲來挽救。」陳福堂鼓勵大家,盡量騎腳踏車或跑步減少二氧化碳,最好人人素食。
體育教學中心黃森芳老師表示,除了十公里的路跑讓學生有機會運動外,學校也開辦登階梯測量,沒有達到標準指數的同學,學期中,還有兩次的機會,再來測量;跑步也可以分段完成,學年度內,學生只要分次跑完操場三百圈,或是打籃球等不同運動機會,達到訓練自己的肺活量,更希望學生們藉由常運動,保持健康的身心。
(文:葉金英、彭鳳英 慈濟大學報導 2012/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