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臭皮囊,好用!」
為了慶祝「佛誕節、母親節、慈濟日」三節合一,在臺中慈濟醫院第一院區大廳舉辦的浴佛慶典,由於是首次在新院區舉辦,志工們希望將這偌大的大廳,布置得典雅又不失志業園區的生態原味。於是負責布置的慈濟志工蔡美莉靈機一動,決定就地取材,採剪園區內的龍柏,修剪為縮小版,再摘些園區內的花草作陪襯,讓裡外景致融合為一氣,自然天成。
「很開心,我的臭皮囊還可堪使用!」站在佛陀問病圖前,鄧阿祝正彎著腰,專注地修剪即將完成的浴佛主臺。看到攝影志工過來,忙向他要求,「幫我拍一張成品做紀念好嗎?」
「哇!好棒!妳真是好幫手,表現出莊嚴、關懷、富貴的氛圍,『東方流、西方流』,都難不倒妳耶!以後我會時常找妳幫忙喔!」蔡美莉走了過來,很開心地對著鄧阿祝說。
鄧阿祝抬起頭來,以一抹微笑回應美莉,一直說:「我好開心喔!」隨即再埋首默默的、專心的將嫩粉紅色火鶴花,逐一插在象徵大地的綠色草葉當中。
接連打擊 人生谷底再出發
不知道有多久的時間,鄧阿祝沒有這樣開心過了。自從2008年,他先生在做裝潢時,因意外中風,腦部缺氧成為植物人,至今仍躺在安養院;同一年,婆婆也一病不起。鄧阿祝受不了一連串的打擊,陷入極度憂鬱,有好長的一段時間,都快樂不起來。

「實在感恩志工,不離不棄地關懷、陪伴與鼓勵。當看到還有人比我更苦、更淒慘時,我的心結就漸漸打開,於是就告訴志工結案(停住補助金)。在訪視過程中,我的智慧已有增長,已經可以深刻體會到『見苦知福;知福、惜福、再造福』的道理。」
「志工們也帶我到三義慈濟茶園,那兒的空氣很好,感覺心曠神怡。大家一起採茶,有說有笑,同心協力,讓我頓時忘卻病痛、煩惱,睡前也不用再吃藥了。」感受到付出的踏實與歡喜,鄧阿祝主動地告訴慈濟志工們,若有勤務一定要找她,以免閒閒沒事情做,反而胡思亂想,讓憂鬱症復發。
病痛同理心 醫療志工付出
看見鄧阿祝的狀況有了起色,志工們再接再厲,不時用證嚴上人的法語給她打氣,「身體交給醫生,心交給菩薩。」並鼓勵她出來參與醫療志工培訓。志工告訴她,在上醫療課當中,不但能增加知識、常識,學會照顧自己的身體,也能學習如何膚慰病患,一舉數得。
鄧阿祝說:「從上人開示中,是激勵我積極面向陽光的力量,所以我會主動找機會來付出。去年醫療志工的課程圓緣後,我也請醫療幹事師姊,安排我到醫院當志工。」
四月底,她在做醫療志工時,看到一個阿嬤藉著助行器正在練習走路,愁容滿面。她就以過來人的同理心鼓勵阿嬤:「很痛喔!上肢對不到下肢是不是?您還好呢,我以前開刀,要等兩個月後才能走路呢!」本來阿嬤非常痛苦,臉都皺在一起了,聽她一說,立刻展露笑容。
鄧阿祝以過來人的經驗,體會病人的痛與苦,將心比心,與病患溝通,讓患者也能抒解壓力,減緩病痛,所以她很喜歡做醫療志工。
此時,她已慢慢走出憂鬱的空間,看到藍天……
發揮所長 不當人生的消費者
這次籌備浴佛,蔡美莉知道鄧阿祝有插花的才華,特地讓她負責浴佛主臺的布置,讓她自由發揮,果真不同凡響,令人驚艷。

「沒想到我學三十幾年的花藝,在這裡還有用我之處,真的好開心,好快樂唷!」對於能重拾花藝專長,鄧阿祝很感恩蔡美莉信任她,給她機會,「真的很感恩美莉師姊對我有信心,放手讓我自行布置,讓我慢慢理解『每天無所事事,是人生的消費者;積極付出,才是人生的創造者』的意涵。」
不多時,整個大廳猶若志業園區生態蓊綠的縮小版,素雅簡單又不失道氣,怪不得鄧阿祝從頭到尾都笑得合不攏嘴。【更多內容,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
(文:何麗華 臺中慈濟醫院報導 2012/05/12)
近期相關文章:
歷史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