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動學習 服務病患
放射技術系八位老師,親自為三年級學生別上實習名牌,象徵學生終於能將三年的課堂所學,應證於臨床實務上。
從7月2日起,放射技術系大三學生將不再待在學校上課,而是實地到全臺十二所教學醫院的影像醫學部、放射腫瘤科與核子醫學部,在學長學姊的帶領下,學習一般診斷檢查、電腦斷層攝影、特殊攝影檢查、磁振照影、放射治療、單光子電腦斷層攝影、正子斷層攝影等相關臨床技術,進行長達七個月的臨床實習。
特別的是,放射技術系學生都是在畢業前走入醫院、面對病患,操作相關儀器,驗證課堂所學,還能與其他大專院校的實習生相互切磋,所以,學生難掩興奮,個個充滿期待。
放射技術系主任林威廷表示,醫院講求團隊合作,學生不但要主動學習、積極以對,更要以感恩心服務病患。

實習等同工作 代表學校名譽
現任花蓮縣醫事放射師公會理事長,也是慈濟技術學院畢業校友的周柏希,特別強調實習等同於工作,差別僅是沒有領薪水,代表的也不是個人,而是學校。尤其,在實習的過程中,往往會將個人的表現與學校名聲劃上等號。
放射技術系學長賴柏倫直言不諱,面對實習的正確心態就是「打掉重念、砍掉重來」,勉勵學弟、學妹像海綿一樣努力吸收。
即將前往臺大醫院實習的陳世昇表示,已做好心理建設,不怕被學長、學姊「電」,還特地回頭複習大一、大二所學的解剖構造、物理特性等,就是為實習做好充分的準備。楊子萱則表示,在實習的過程中,會特別包容、體諒病患的心情,讓大家知道,放射技術不只是面對機器而已,還有對患者的關懷與用心。
(文:葉秀品 慈濟技術學院秘書室報導2012/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