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工服務教學 調整心態學習
每週二、三、五中午十二點半,北昌國小小朋友早就在視聽教室,等待慈大的大哥哥、大姊姊到來。以幾乎一對一的方式教學,根據小朋友的學習狀況改變教學方式,對慈大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但從小朋友英文大幅進步來看卻是值得的。
北昌國小教務主任吳元芬表示,從學校三、四、五年級資源班中,選出約四十名英文弱勢的學生,讓慈大的學生進行輔導,因為年齡相近,又是一對一教學,同學進步很快,最重要的是大學生沒有拿半毛錢,是小朋友很好的榜樣,生命中的貴人。
字卡、圖畫書、猜字遊戲,為了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大學生要自己準備教材,「剛開始覺得自己是學教育的,教小朋友一點都不難,第一堂課就遇到挫折了。」教育研究所謝佩娟同學說,她慢慢調整心態與學生相處,教學也漸入佳境。

配合孩子的需求 期待下學期再見
除了慈大學生外,來臺學華語的美國籍李孟修,擔任星期二和星期四志工,李孟修在美國時就是語言志工,只不過他是帶美國小孩學中文,來到臺灣後,換成帶臺灣小孩說英文。
李孟修分享,課輔中如何動腦克服各種需求是最難的,有一次小朋友忘了帶教科書,臨時用教室的繪本取代,但那一堂課小朋友學的非常高興,甚至可以把教科書上的字用到繪本上,所以不一定要堅持怎麼教,要看小朋友的情形給予調整。李孟修認為,這些小孩並不是學習能力差,他們只是需要人家陪,沒有人陪他們唸書就沒有機會,但有人陪他們,一專心成績就上來了。
學期即將結束,北昌國小孫承偉校長和吳元芬教務長特地到學校感恩所有志工同學,並告訴大家,小朋友現在都很期待下學期的再見,希望大學生參與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可以帶給北昌小朋友更多的學習機會。
(文:李家萓 慈濟大學秘書室報導2012/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