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證嚴上人倡導「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以「四無量心 - 慈、悲、喜、捨」為慈濟的精神內涵,並依此開展出四大志業,從慈善延伸到醫療、教育而至人文,正是藉著有形的志業來淨化無形的心靈空間,進而提昇社會的祥和美好;把慈濟的成長比喻成一棵樹,那麼,慈善是根,醫療是幹,教育是枝椏,而人文則是接收雨露的樹葉。1967年7月創刊的慈濟月刊雖始於徵信,但其間轉載的佛理闡述和好人好事報導,是慈濟人文志業的濫觴。如今,包括定期刊物、出版書籍乃至廣播、電視,皆以闡揚人性真善美為依歸,擔負起「報」的天職,更以「導」為責任,「正人聽聞」,傳播「真」的訊息、透過「美」的作法、引導「善」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