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tzuchi-org.tw/tzuyi/index.php/2016-02-03-01-09-08/2016-02-04-03-36-31/228-24/1449-20240510#sigFreeId6b81d04ee7
2024年5月10日高一善解慈懿日活動記錄
日期:2024年5月10日
地點:花蓮慈濟慈大附中高一善解班
主題:0403震後關懷與五月孝親感恩
陪伴:黃美鳳、黃明瑤、亞梅 、楊淳安、周祖佩、周祖頤、惠玲
影像:周祖頤、亞梅
文字記錄:周祖頤
活動紀要:
0403的花蓮地震,讓每個人都餘悸猶存,這個自然災害,令到花蓮受損嚴重,因而取消了四月份的慈懿日,幸好,孩子與學習,學校與環境都沒有受到影響。
母親節前夕,得以再度到校與孩子們家聚,聽聽他們在地震中的感受,陪伴他們學習感恩一直在身邊陪伴照顧他們的親人,製作母親節感恩卡、寫感恩信及愛的提貨劵。
午齋與導師餐敘,談及社會人士經常誤解,慈濟人做環保與人爭利一事,美鳳媽做了很好的說明,1990年的時候上人鼓勵大家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
我要分享的是大約是民國97年那時候寶特瓶回收一個大約是兩塊錢當年我們做社區環保志工的時候會到各個社區的環保定點去回收、還有一些商家店面,例如7-11超商去做回收一個禮拜大約是兩次,有一天去到超商的時候,對方的店長就跟我們說不好意思我們的環保回收要給社區的弱勢的阿公阿嬤收,不再給我們慈濟的環保車收了,當下有一點點錯愕,但是我很感恩的謝謝他們⋯
上人說,當年做環保志工的口號還沒有喊出來時⋯在我們的小時候印象中做回收就是一個非常低下的工作,雖然收入是很好的,但是就容易被別人用異樣的眼光歧視、
上人說⋯請大家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讓回收垃圾回收再利用,環保變清流、清流變愛心、愛心繞全球、以做環保回收的收入護持大愛台持續的播出美善,所以當年那時候面臨環保回收收不到寶特瓶的窘境下、環保志工幹部就回精舍跟上人哭訴非常的對不起上人,我們都收不到寶特瓶收不到紙箱,就沒有收入捐給大愛台了,真是對不起上人,當時上人就非常慈愛的告訴在座的我們,説我們做的是一份慈善事業我們是無私的大愛,我們只是一個清流的接引,沒有人要做的時候我們來做,當環保不再是慈濟志工的事,而是家家戶戶做環保、人人是環保志工的時候,這個目的我們就達到了、我們只是要有一個善的循環而已,請大家不要介意,至於大愛台的支出,我們一起來想辦法就好、這段話讓我超感動的覺得上人的理念真是太好了,我們就是要走在最前做到最後成為別人學習的對象,而且我們的付出是無所求了,這樣就夠了⋯
這段話,讓導師很讚嘆很感動,也讓在座的我們同沾法喜。
導師也告訴我們,這班的學生下學期就會以文科、理科生而拆分到不同班裡面,所以下學期,會重新組合,媽媽們也都分外珍惜這與孩子們時間不多的相聚。
下午進班後,由蘑菇家族的成員做自我介紹來開場,成員們都大方介紹自己,洪澤、秉辰的即興表演,體現大家的熱情,最後在隊呼中結束。
接著由明瑤媽帶領大家關於地震防災知識的深化,並請同學們分享在這次地震中大家的心情,明翊、孝家、語柔等積極配合發言,多數的孩子都能處變不驚,也都大方分享地震當下,各自採取的防護措施,面對天災不斷,同學們也明白地球生病了,明瑤媽也帶領大家發表生活中具體愛護地球的行動,同學表達,平日在家不開冷氣、不買外面的飲料等具體行動。
大環境要愛護,對身邊長期照顧我們的父母或親人更要表達感恩之情。
適逢母親節,祖頤媽帶領同學感恩身邊照顧我們的親人,真正的孝順不是金額多少而是用心多少,並以樂齡學堂長者們填寫的「愛的提貨券」所顯示出來媽媽的心願為例,也許只是陪伴吃飯、逛街、旅遊,提醒同學們多傾聽長者言、多陪伴、多理解言詞中細微之愛,平日有好的言行、儀態都是對身邊人最好的愛的表達。
隨後請同學們親手做賀卡、寫一封信給母親或是照顧自己的人,表達深深的愛與感謝,並附上兩張愛的提貨劵給最愛的人,請他們寫下心願後,一起來完成。
在這個環節,看到叡咸努力學習紙捲花的耐心;孩子們即使不善手工,但也都認真寫信、完成繽紛賀卡,感受到那份純良天性,媽媽們真的很受感動。
感恩有這樣的機會和孩子們互動交流,一時憶起自己童稚時為父母準備賀卡禮物的用心,一時回想收到孩子賀卡時的溫馨,感恩孩子們的熱情與配合,讓彼此留下美麗溫馨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