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屆【高一大愛班】慈懿日活動*

◆日期:2022年10月21日

◆地點:高一大愛班教室、福田廣場

◆主題:第2次慈誠懿德日「不是看見希望才努力,是努力才能看見希望」

◆參與爸媽:邱俊良(行前規劃)、詹東興、林家陞、蘇照月、胡媛甄、王芮雯(行前規劃)、黃子耘、謝雪琴、吳淑華、張芸瑄

◆圖像:黃子耘

◆記錄:張芸瑄

◆心得分享:

*【上午的課程】*

  首先,感恩振家主任的分享,讓我們爸媽哥姊歸零,盤點自己陪伴孩子的優勢與劣勢,也間接提醒著我們:慈中的孩子也是青春的國高中生。所謂青少年,也會有青少年的樣子和表現,當我們遇到瓶頸時,要不斷反思「堅持下去的原因是什麼呢?」。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必須努力經營愛的存款,接著就是交給時間,彼此的信任建立後,一切就通了。

  接著,是尹榕老師和我們分享「認輔關懷」的專案,期望可以建立系統化的關懷機制,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亦或是當學校、家長沒辦法突破時,還有我們慈誠懿德爸媽可以從旁協助。壓軸則是由子榕老師接棒,用專業的知識和我們分享:如何同理孩子,站在他們的角度傾聽、理解,並用平等的言語、互動讓他們打開心房,抒發情緒,進而解決問題。課程的結尾,用了一句靜思語作結:「以媽媽心愛天下眾生;以菩薩的智慧來教育子女。」

感恩輔導室為我們帶來這一堂「用愛擁抱青春-談如何貼近青少年的心」。

*【導師餐敘】*

  經過開學營、敬師謝師,這是第一次比較正式、完整的時間和老師餐敘。我們班的老師是易育霖老師(綽號:易哥),易哥和我們都正在彼此熟悉中,畢竟才高一剛開始呢!和老師聊聊班上孩子的近況,也對孩子更有輪廓,然後也關心一下先前的線上親師座談、運動會、孩子段考成績出來後的感覺等等,一步一步成為彼此的神隊友!(我們和老師在Line群組相互分享近況,比如:更生盃班上奪牌成績超優,這彼此分享的感覺很好~~)

*【班級經營】*

第二次和高一大愛的孩子見面。一進門果然是正常的午休起床,需要一些反應時間。我們有朝氣的打招呼,孩子也會回應我們,是好的開始。差不多都清醒後,進入了我們這次的主題「不是看見希望才努力,是努力才能看見希望」。

*「破冰」:* 我們讓孩子分小家,利用五分鐘的時間,到戶外搜集樹葉、種子、掉到地上的花等等(不刻意攀折),回到教室後各小組討論、進行發表。三個小家,各有特色:落葉歸根型、認真佈置型、巨大化展示型,我們爸媽跟著孩子一起討論,不過不會過度干涉,都讓孩子自由發揮,希望他們在慈懿日是一個讀書之外,輕鬆、有所學的日子。

*「分享影片」* :東京奧運的省思故事(跳高雙金牌;游泳、競賽惺惺相惜;南韓足球失利遭唾棄等)、飄洋過海求學圓夢(泰國清邁的艾順琴,慈濟用愛、用教育翻轉她的命運,來臺灣求學後回到家鄉,清邁慈濟學校成為老師,愛的傳承。)看完影片後,邀請孩子分享「從這些影片學到什麼?」、「從小到大最感恩的人?想要如何回報?」希望可以藉由分享,告訴孩子:「不管做什麼都不要急於回報,因為收穫和播種不會在同一個季節」、「生命的多少用時間來計算,生命的價值用貢獻來計算」。

*「慶生」* :接下來就是重要的慶生!這次有10位孩子+1位家陞哥哥~我們第一次買了花蓮名產-提拉米蘇,感恩芸瑄姊姊的爸爸在地支援,孩子和我們都吃得很開心!也默默觀察到孩子會主動幫忙切蛋糕、分食,主動收拾使用過後的物品,我們默默觀察,溫暖在心。

*「家聚時刻」* :第二次入小家,加上易哥老師和我們分享孩子的近況,我們也努力的期望可以透過短短的時間,和孩子漸漸變熟~在相處的過程中,也可以發現高一大愛的孩子們蠻有向心力的,最後都是聚在一起,話家常~會繼續找到和孩子們相處的節奏,後來也有進行桌遊(估估劃劃),可以發現孩子們的默契,用他們的幽默講什麼都可以猜到,真的很好笑有趣!

期待下個月的相聚時刻,不知不覺2022年已經進到尾聲了呢!時間總是如此快速,再次感恩慈誠懿德爸媽哥姊的無私奉獻,相信孩子在未來的潛移默化中,終有一天會開花結果、彼此綻放。